在上一期的內容中,我們了解了雄性個體之間如何競爭,以獲取與雌性個體交尾的機會;如果我們單從雄性競爭的角度來看性擇,那雌性個體就變成了勝利者的附屬品,但事實並非如此,在吸引力競爭、忍耐力競爭及競賽式競爭中,「雌性選擇」遠比「雄性競爭」的影響力來得大,因為在這種競爭下的雄性個體,除了要勝過其他雄性之外,更要通過雌性個體「我說的才算!」這一關,然而有趣的是,雖然大多數雌蟲都會喜歡勝利者,但就是有些雌蟲不買帳,我們就以一種春天最常見的螢火蟲,黑翅螢來說明。
黑翅螢雄蟲分兩種
黑翅螢成蟲出現季節是每年的三~五月,也是各地螢火蟲季賞螢活動主要觀賞的主角之一,雄蟲有兩節發光器,分別在腹部倒數第二及第三節,而雌蟲僅在腹部倒數第二節有一節發光器,根據目前的研究成果,黑翅螢的雄蟲可以分成兩種:一種走雄壯威武路線,閃光亮度較強且速率較快,另一種則是走娘娘腔路線,雖有兩節發光器,但僅倒數第三節的發光器發光。
黑翅螢雄蟲整晚的活動約為5小時(18:40~23:40),在這段時間內,黑翅螢雄蟲數量變化及閃光模式(閃光的光強度,閃光的持續時間及兩次閃光中間的間隔時間)可分成三個時段,如用較擬人化的形容方式,則第一時段是集合期,黑翅螢的數量逐漸增多,而發光的間隔時間較長;待進入第二時段時,便是雄蟲彼此之間的競爭期,此時可發現的雄蟲數量最多,且發光間隔時間短;進入第三時段後,雄蟲數量逐漸減少,且間隔時間延長,黑翅螢雄蟲開始休息。
雄蟲的閃光模式分三類
雄蟲的閃光模式如果根據其運動方式,可區分為飛行、爬行及靜止不動三類,在這三類閃光模式中,飛行及爬行的閃光模式,根據目前的成果被認為是黑翅螢雄蟲競爭的方式,而雌蟲延遲回應時間(雄蟲閃光後,雌蟲會在幾秒內回應雄蟲)則是雄蟲得以知道自身是否雀屏中選的依據。如果是雌蟲偏好的雄蟲,則該雄蟲的閃光,雌蟲會在極短的時間內閃光回應,就有如一個女孩見到了他的心上人,當男友問:「親愛的,妳在哪?」,則女孩就極快的回應:「親愛的,我在這!」。
大部分的雌蟲都喜歡與雄壯威武的雄蟲交尾,所以受到雌蟲喜愛的雄蟲,便會一邊閃光一邊爬向雌蟲,之後爬上雌蟲的背部,伸出交尾器,插入雌蟲的生殖孔內交尾,但在實驗的過程中也發現,有些不是雌蟲喜愛的雄蟲會直接爬到雌蟲背上想要與雌蟲交尾,但雌蟲並不會打開其生殖孔接受交尾,而雌蟲本身會不會打開生殖孔接受交尾,便是雌性選擇。
剛剛說到雌蟲喜歡與雄壯威武的雄蟲交尾,也說到黑翅螢的雄蟲除了雄壯威武的類型外,還有娘娘腔的雄蟲,那這些娘娘腔的雄蟲又是如何獲得交尾機會的呢?
首先還是雌性選擇的結果,有些雌蟲就是不喜歡雄壯威武的雄蟲,而偏好與娘娘腔的雄蟲交尾,再來就是雄壯威武的雄蟲壽命通常比娘娘腔的雄蟲短,因為黑翅螢雄蟲在野外只能喝水或植物分泌的蜜露,發光所需的能量大多為幼蟲時所儲存的能量,雄壯威武的雄蟲能量消耗較多,壽命自然比發光較弱的娘娘腔雄蟲為短,所以到了黑翅螢成蟲的末期,在野外的雄蟲大多是娘娘腔的雄蟲,而雌蟲在無選擇餘地之下,仍會與之交尾。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