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和無諍 願世界和諧、共存

宏信(嘉縣大林/研究生) |2009.04.03
740觀看次
字級

世界佛教論壇圓滿閉幕,大大的「和諧」兩字坐落在場地上,對照近來的政局氛圍,讓人無限感慨,政治和媒體確實是泯滅人性的怪獸。

「和」與「諧」在字典中分屬「口」部和「言」部,都和說話有關;佛教的十戒如不惡口,不兩舌等,和「語」相關的戒多達四條,可見說話的藝術重要性,而「和諧」的意涵,除了語言的溫善外,性情和語調都和順,彼此能調和,才能達到和諧的境界,而這正是目前台灣最欠缺的。

佛家的「六和敬」,也適用於世俗,「意和同悅」或因政治立場不同,凡人難以做到,但「口和無諍」的分寸,下筆時應可拿捏。文字形同語言,也是一種利器,可救人亦可傷人,故傳媒在報導時,不應斷章取義、惡意批評,不見獵心喜、口誅筆伐,更不做人身攻擊,就可減少許多紛爭。

對佛家而言,世間有情皆平等,何來種性族群之分,「沒有可恨的敵人,只有可憐憫的眾生」,這是菩薩精神,也是共世間的理則。兩岸對峙了數十年,隔閡與藩籬難免,非短時間能消弭,但世間無常是真諦,因無常變化才有希望,誰能預料以後發展如何,這有賴大智慧者,逐漸化解敵意和仇恨。

看著爭亂不休的紛擾,讓人不勝感嘆,為何台灣一切都被泛政治化?衷心期盼和平早日到來,願以祈願文之一句與大家共禱:「願這個世界上沒有衝突,只有和諧;沒有糾紛,只有共存。」

宏信(嘉縣大林/研究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