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與賀爾蒙類似 也會影響生殖能力 消保會:認明檢驗標識、批號較有保障
【記者李宇政台北報導】行政院消保會抽樣二十二件市售公仔及軟質玩具,有七件可塑劑超過許可含量,約占三成,如果小孩長期吃進肚裡,小男生會變得女性化,也會影響小女生未來的生殖能力。另外有標示不合格者九件。
消保會說明,鄰苯二甲酸酯類可塑劑(Plasticizer)的苯環結構與人體賀爾蒙類似,長期接觸,人體會誤以為這些成分是賀爾蒙,而使男性「雄性雌性化」,抑制睪丸素分泌、削弱生殖力、影響生殖器發育,同時危及女性卵巢、子宮等生殖系統,增加罹乳癌或子宮內膜異常增生的機會,對肝、腎也會造成損害。
唾液也會將可塑劑有毒成分溶入體內,孩童若常吸吮含有可塑劑的塑膠玩具三小時以上,恐對肝及腎等系統造成損害。
消保官莊惠媛解釋,可塑劑是用來軟化玩具的塑膠材質,是一種讓玩具摸起來柔軟、更有可塑性的化學質料,去年七月成為玩具強制檢驗項目,家長購買玩具時應特別注意。
她提醒,愈軟的玩具愈需要可塑劑,民眾應特別留意充斥於夜市、賣場的塑膠充氣玩具。
莊惠媛表示,根據現行國家標準CNS15138規定,玩具及嬰幼兒產品中所含的六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可塑劑,及其混合物含量總和不得超過重量比百分之一,這次抽檢檢驗出的塑膠吹氣玩具「流星錘」檢測值總和為百分之三十一點二零五,超出三百倍,為最嚴重。
莊惠媛提醒家長選購玩具時應有「三要二不」之觀念:要認明有商品檢驗標識及批號;要有完整中文標示;要培養小朋友玩玩具後立即洗手的習慣;不購買標示不清的玩具;不將玩具讓小朋友放入口中吸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