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場電視論壇】善用媒體 結合藝術 佛教更親民

記者黃揚明 |2009.03.30
529觀看次
字級

【記者黃揚明無錫報導】第二場電視論壇「傳承與弘揚:盛世新六和美好願景與包容智慧」二十九日下午登場,由知名文化學者余秋雨、法鼓佛教學院校長惠敏法師、鳳凰衛視總裁劉長樂及北京科學院院士魏查理暢談佛教的包容與未來發展願景。

余秋雨指出,近代佛教在大陸成為戰爭、苦難中延續文明的關鍵角色,而佛教傳法方式生氣蓬勃、充滿活力,未來佛教傳法可考慮西方宗教模式,結合藝術,以美感使人快樂,年輕一代便願意親近佛教,「因為宗教結合藝術,就是人類文明的終極狀態。」(記者黃揚明攝)


惠敏法師認為,台灣的佛教團體幾乎都以弘揚「人間佛教」為主流,雖各道場方式不同,各具特色,但都能在維持佛教基本教義前提下,取得平衡,而不會拋棄既有修行傳統。

來自比利時的魏查理提出獨特「東西方」觀點,他認為所謂「東西方」之分只是一種比較,例如政治上的西方是美國、文化上的西方是歐陸,若比較宗教,宗教的西方肯定在亞洲。

劉長樂指出,中華文化與佛教都講究包容,國父孫中山並非佛教徒,但也推崇佛教,運用大眾媒體是時代趨勢,人間佛教透過大眾媒體傳遞有其必要,本次世界佛教論壇獲得許多媒體報導,就是最好例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