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揚明無錫報導】第二場電視論壇「傳承與弘揚:盛世新六和美好願景與包容智慧」二十九日下午登場,由知名文化學者余秋雨、法鼓佛教學院校長惠敏法師、鳳凰衛視總裁劉長樂及北京科學院院士魏查理暢談佛教的包容與未來發展願景。

余秋雨指出,近代佛教在大陸成為戰爭、苦難中延續文明的關鍵角色,而佛教傳法方式生氣蓬勃、充滿活力,未來佛教傳法可考慮西方宗教模式,結合藝術,以美感使人快樂,年輕一代便願意親近佛教,「因為宗教結合藝術,就是人類文明的終極狀態。」(記者黃揚明攝)
惠敏法師認為,台灣的佛教團體幾乎都以弘揚「人間佛教」為主流,雖各道場方式不同,各具特色,但都能在維持佛教基本教義前提下,取得平衡,而不會拋棄既有修行傳統。
來自比利時的魏查理提出獨特「東西方」觀點,他認為所謂「東西方」之分只是一種比較,例如政治上的西方是美國、文化上的西方是歐陸,若比較宗教,宗教的西方肯定在亞洲。
劉長樂指出,中華文化與佛教都講究包容,國父孫中山並非佛教徒,但也推崇佛教,運用大眾媒體是時代趨勢,人間佛教透過大眾媒體傳遞有其必要,本次世界佛教論壇獲得許多媒體報導,就是最好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