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教育志工團 到非洲助脫貧

記者李祖翔/文‧陳孟君提供/圖 |2009.03.28
725觀看次
字級





陳孟君為坦尚尼亞小朋友輔導數學,小朋友寫卡片感激。圖/陳孟君提供



坦尚尼亞將設電腦教室 提升資訊水準 水火箭教學 學生歡呼 老師開眼界

清華大學教育志工團有印尼、尼泊爾、迦納及坦尚尼亞等各類為第三世界國家進行海外志願服務的組別,其中,以容易被人忽視、一般國際志工社團不易到達的東非坦尚尼亞最為特別,為了持續助當地脫貧,今年已邁入第二屆。

清大第一屆志工團去年考察當地教育狀況後,今年將以發展資訊、教育為出發重點,透過團員募集與申請補助,計畫在坦尚尼亞設立一間電腦教室,植下連結世界資訊的種苗;去年參與過的人至今仍無法忘懷,不斷思考教育與脫貧的關聯。

「我們知道不能只將台灣的物資和科技,以高姿態方式帶去交流,而該想辦法運用當地資源,使他們了解用教育擺脫貧窮、建設家園的重要。」志工團副團長陳孟君說,在坦尚尼亞的Epiphany小學生活一個月,就有兩周了解當地文化和所面臨的處境。

Epiphany小學的教育資源環境匱乏,多班共用一個板擦和一枝筆,學童學習進度緩慢,但對未來充滿好奇與樂觀。為什麼貧窮也能這麼開心,擁有令人欣羨的笑容?陳孟君說:「他們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所以,無從比較成了另一種幸福。

志工團還為當地高中生帶來化學實驗、吹箭及水火箭製作等課程。當水火箭發射出去剎那,整個校園歡聲雷動,學校老師大開眼界、饒有趣味地說:「我從沒想過這樣教學,真特別!」學生也覺得,可以接受這樣的教育,這樣上課很有趣!

陳孟君曾服務兒癌病友,也擔任過國內的佛學冬夏令營領隊,不論是醫療還是宗教服務體驗,還是認為當國際義工感觸最深;透過融入當地生活,了解由環境造成的貧窮才真正使人擔憂,「我覺得教育是脫貧的關鍵,認識當地文化後,感覺更強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