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技巧》譬喻和轉化的比較

楊嘉敏 |2009.03.26
38221觀看次
字級

譬喻,又可叫做「比喻」或「打比方」;轉化,也可叫做「比擬」。兩種修辭都有「比」的性質,因此有時造成同學們在判斷上的困擾。因此接下來我們就來透過修辭的作用、原則、手段來比較「譬喻」和「轉化」的不同。(以下內容參考蔡宗陽.實用修辭學)
一、修辭的作用

譬喻

轉化

定義不同

「譬喻」指運用二件事物的相似點,用「彼方」來說明「此方」。

在描寫事物時,轉變它原來的性質,變成另一種與本質截然不同的事物。

重點不同

喻,重型態相像
依照兩種不同事物的相似點著手。

擬,重動作仿照
依照兩種不同事物的可變處著手。

易混淆的地方

將深奧難懂的事物變得淺顯易懂。

將無形及抽象的事物描述得可見、可聞。

舉例

原句:中華棒球隊輸球了!敘述事情沒有用任何修辭。
譬喻句:(明喻)
中華棒球隊輸球就如同洩氣的棒球。將輸球洩氣的心情譬喻成具體洩氣的棒球。
轉化句:(擬物)
中華棒球隊的士氣洩氣了。抽象輸球的心情轉化成具體的洩氣。

你來練習寫
譬喻請打
轉化請打×

1 )泥水中怎能養魚呢?--亞洲大都會面臨空氣污染威脅。
2.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3. )愛,一粒深藏在心中的種子,必須用包容、忍耐、盼望、信任以及淚水來灌溉。
4.
)他使勁的把頭搖了兩下,搖落那些傷心的回憶。

5. )小手臥在父親煖和的大手裡。

6. )你是天上的月,我是那天邊的寒星。




解答:
1.○2.×3.○4.×5.×6.○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