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珣綜合外電報導】六十多年前發現的宗教古籍《死海古卷》,一般認為是猶太教艾賽尼派教徒所作;但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猶太哲學教授艾利奧爾在《記憶與遺忘》一書中指出,《死海古卷》由猶太教另一宗派撒都該所作,他並認為艾賽尼派並不存在。
一九四七年,一名牧羊少年在死海西北角庫姆蘭附近峭壁洞穴內發現《死海古卷》,破碎的卷書約有一萬五千枚殘片,內容有舊約聖經,及有關西元前三至一世紀以色列地區歷史事件的記載。
有些學者認為,《死海古卷》為苦修的艾賽尼派所有;此一宗派,希臘文意為「虔誠者」,是西元前二至一世紀流行於巴勒斯坦的猶太教派。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猶太哲學教授艾利奧爾則認為,根據分析發現,古卷記錄的是猶太祭司撒都該後代的宗教習俗,也反映其律法。
艾利奧爾強調,艾賽尼派根本不存在,也沒有相關史料說明,他們曾居住在庫姆蘭地區。發現《死海古卷》時,耶路撒冷周邊地區正陷入戰爭,關於古卷的一些早期評估過於倉促,因此誤導了學者的研究方向。
對於艾利奧爾的觀點,以色列巴爾伊蘭大學教授哈南‧埃謝爾表示異議。他說,約有近百名學者認同艾賽尼派的一支曾居住在庫姆蘭。死海古卷的〈艾賽尼和平福音〉,內容包括戒食、素食及天使的記載,被認為是耶穌的原始教義,現存於梵蒂岡圖書館和皇家哈布斯堡王朝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