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大樓登高大賽進入第二十八個年頭,從報名人潮來看,家族集體組隊有增多的趨勢。孩子陪爸爸做運動,老媽則擔任最佳後勤啦啦隊,一家人在登高中,凝聚了向心力。
台北101成為世界登高第一高樓而參與較勁以前,台北火車站前的新光大樓舉辦登高大賽最具指標性,二十七年來,無數鐵漢嬌娃攜兒帶女,一步一腳印爬上四十六層樓,一千零六個階梯,征服兩百公尺的高度。
攜子重回登高舊地
四月十一日,登高大賽將進入第二十八個年頭,從「防止地球暖化」、「節能減碳」到今年發想的「珍愛貓熊、關懷黑熊」,與時俱進、跟著新聞現象的登高主題,讓登高族年年摩拳擦掌來報到。
「從報名人潮來看,家族組隊參加有增多的趨勢。」主辦活動的新光人壽總經理潘柏箏說,十三歲到三歲的小朋友報名親子組,與家長一塊來挑戰,報名現場流露出來的家族勢力,壯觀又感人。「他們的父母當年就在這個年紀揮汗登高,如今攜子重回舊地,有那麼點父傳子的味道。」
沒錯,二十年前跟著父親一階一階往上爬的少年黃權東,如今已進入中年,四月十一日將帶著老婆孩子一起共襄盛舉。他極看重事前準備:「兩個禮拜前在社區大樓試爬,爬了六層樓,一百四十四個階梯,加快時有點喘,慢下速度以後,呼吸還算順暢。」經驗告訴他,重點要放在爬樓梯時的呼吸狀況及全身感覺,「我沒注意時間,也沒按碼表,先不管要幾分鐘才能完成。」老婆也建議他,當天來到新光大樓現場,靠專業計時最準確。
老媽是最佳啦啦隊
從加拿大回台灣讀高中的夏鎮涵,和老爸天天去國父紀念館做暖身練跑,準備在四月十一日「大顯身腳」,去新光大樓陪爬。他說,鐵漢老爸爬了十年,總是傳很神勇的照片給在海外的他欣賞英姿。「今年,老爸卻早早要我一起練習,」歲月不饒人,他知道,老爸真的老了!晚輩要多關心他的健康,而媽媽這幾天也忙進忙出地燉補湯備戰,「第一次陪爸爸做運動,老媽當然是最佳後勤啦啦隊。」
兒子以陪跑行孝,凝聚向心力,夏爸爸說,兒子在最難管教的成長期,因父子一起做運動,有了共同的目標,心靈很接近。老婆也笑咪咪的在背後支援,反而減少嘮叨,「變得和我們男生一樣充滿活力耶!」老婆最關心的,是自己體力夠不夠。
體能有一定需求
長跑或登高好手才適合參與登高盛會嗎?潘柏箏認為,不是這樣,無論是那種規格,都必須通過健康檢查才能正式加入比賽,因為登高是一種在高樓大廈裡面進行的爬樓梯競賽,階層雖差距不一致,「但還是馬拉松選手兵家必爭之地,不但需要耐力,體能上也有一定的需求。」他說。
為了避免意外的發生,新光大樓在各樓層都配置醫護人員在樓梯間待命,應付所有可能的突發狀況,像馬拉松比賽一樣,固定樓層也設置供水站與休息區,讓老中青三代選手可以緩衝與調整,「老經驗選手也許使用較少。」爬過三年,經驗豐富的潘柏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