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奇蹟
作者:吉兒‧泰勒
出版社:天下雜誌
◎楊定一
(長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長庚大學董事長)
兩年前我在國外便看過《奇蹟》這本書,當時就十分欣賞此書在優美的辭藻中,卻又能以科學的語言勾勒出專業的醫學知識。
本書完全不同於坊間任何相似主題的書,泰勒博士在三十七歲得到中風,這正是最忙碌於事業與研究的年紀。難得的是,由於泰勒博士是腦神經專家,分享的不僅是對抗病魔的親身經驗,並能點點滴滴地描述中風康復的過程,使得本書深具醫學與科學的參考價值。
由於泰勒博士所經歷的是左腦中風,這影響了她左腦的正常運作,但她卻因此更精準地描述出右腦的功能。右腦所關聯的並不是理性的邏輯思考能力,而是與「當下」、「超越」或「喜樂」等感性的心靈層面相關。本書分享了許多珍貴的個人體驗———這與少數修行者透過靜坐或種種修行所獲得的相同。
在發病至康復的過程中,泰勒博士印證了各文化所描繪的「意識超越」或其他相關體驗。從左腦的境界轉到右腦,甚至更深沉、更完整的境界。透過心與腦的轉變,泰勒博士領悟了全新的生命價值,同時也理解了何謂「慈悲」、「放下」與「希望」。
泰勒博士不僅完全接受中風所帶來的危機,還視為人生所獲得最珍貴的禮物,這也是她傳達給讀者朋友最重要的一堂功課。泰勒博士的體悟,也是我們常常與大眾朋友所分享的,就是這世界的一切,其實都是個人所造出來的。不論我們是以正面美好的角度看待世界,或正為種種負面念頭所煩惱,這都是自己造出來的。同時我們相信讀者朋友會發現,其實任何境界、甚至包括泰勒博士所描述的右腦所帶來的神奇轉變,也只不過是一種……境界。了解了這一點,也就解答了所有生命所帶來的矛盾,甚至可以親自體會什麼叫做「無常」,甚至「空」。
讀者也可以親自體會泰勒博士的描述,不論身體的代謝或其他生理功能,都會隨著自己的念頭轉變。而當一個人充滿了慈悲與希望的念頭,不僅能夠轉變自己,還能影響週遭的人事物。當然,人生的嶄新開始未必非得體驗危險的中風或其他嚴重疾病,只需要一個徹底轉變的念頭,就能幫助我們脫胎換骨、轉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