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人好事 搶救景氣衰退

李碧華/文‧廖筱悅/圖 |2009.03.13
502觀看次
字級

世事的無常在苦哈哈的景氣衰退時節尤其發人深省,高希均、王建煊、劉璐與王偉忠提出「有愛可以走遍天下」的心靈導航,從家庭教育開始,讓孩子跟著大人的腳步學習互助。

「景氣比想像還要壞上三倍」,郭台銘去年底的這番談話曾嚇住許多苦哈哈的台灣人,之後的兩個月,二十四萬無薪假上班族如上所言的創了新高,大家更加心裡有數,空轉多年,景氣復甦可能真的要等好一陣子。

三月初,振奮人心的預測已由悲轉喜,郭台銘認為景氣轉好為期不遠,年底前應該會看到回春好景。

消費利己又助人

無論空轉或逆轉勝,在這苦哈哈時節,兩岸三地的觀察家如何帶大家慢慢熬過去呢?天下雜誌創辦人高希均認為,有愛可以走遍天下,從家庭教育開始,趁沉潛時節多挪出時間和家人相處,讓孩子跟著大人的腳步學習互助。

高希均也呼籲有經濟能力的人,消費、花費、破費,甚至善意的浪費,都可以在金融海嘯中發揮振衰起敝的作用。「以前的理家觀念是多儲蓄,少支出。」存下錢來,為下一代創造富足生活。如今大環境丕變,消費變成利己又助人,「誰能預測到,科技新貴也變科技心貧,這現象更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世事無常。」

監察院長王建煊則說,自許做個好人,發揮小我的力量去幫助周邊經濟有困難的人,幫多少算多少、做多少算多少,這股力量往往比政府發消費券還有用,「台灣有兩千三百萬人,打一折就好,就有兩百萬人站出來,幫助失業的一百萬人。」

他還指出,台灣現有二十四萬名小學生繳不出營養午餐費用,如果他們的同學伸出援手,一個救一個,雖然所費有限,卻比政府推動政策更直接有速效。

重用女性的特質

「台灣人文基礎扎根極深,會自己找到抗跌的出路。」任職北京中央電視台的劉璐觀察到,大陸失落的教養,他在台灣找到了。這幾年即便生意蕭條,百貨業服務員依然有禮貌、有耐性,氣質大方地與顧客應對,「這是受到良好教育的結果。」

以教育增長出來的智慧,在風雨飄搖時足以解決當下難題,只要相關單位一動員,建立共識及凝聚力的速度都會很快。劉璐還認為,蕭條年代應重用女性的特質,讓女性發揮媽媽、妻子及女性社團領導的三個先天角色,做為蓄勢待發的基石。

好媽媽這時節可對兒女做機會教育,尤其是財富認知,由奢入儉、量入為出……等,這些平日聽來頗為八股的正向觀念適時放入親子互動,影響國家的大未來。「家庭是社會基石,丈夫失意期間,好妻子的愛心及←力更能發揮穩定力量。」劉璐還指出,透過女性社團,這段非常時期的低落情緒可受到專業輔導,得到資源的協助而有效紓解,有若浮萍找到寧靜港灣。

慢下腳步,吸取智慧

困境來到,突破的第一個方法就是慢下腳步,吸取智慧。多年來,製作電視節目讓滿肚子怒氣喪氣的全民破涕而笑,扮演「全民的康樂股長」的王偉忠認為,不妨用笑聲對付苦悶現實,然後再挺起腰桿繼續為生活打拚!

前人的寶貴生命體驗,奮鬥歷程以及幽默智慧,複製在眼前較低迷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當做借鏡,「知識就是力量,百業不振的當下,疑惑因此連番來到,救助無門不知該如何尋找幫助自己的資源時,怎麼辦?」他認為,社會上其實有許多各行各業的人,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與經驗,可以幫助大家解決許多難題,「學習坐下、靜下心來,好好地聽別人說話,學習別人窮其一生的智慧與經驗,是最不景氣年代裡最好的投資。」

眼前生活的確苦多樂少,很容易不順心,不順心一旦成習慣,人也就寧願多忘記,但王偉忠選擇「帶著溫柔」去記得往事,勾起舊情無異也可以療傷,軟化僵硬的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