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的衛生署出版品與宣傳標語,都可以看到一行字:「健康是您的權利,保健是您的責任。」
我們不能在生病時,才想到要找醫師,而是應該在平時增進自己的健康,降低生病的機會。
如何增進健康、預防疾病?筆者的老師,台北醫學大學謝明哲教授(現在已榮任副校長)說得好,人生有三養:營養、保養與修養。十多年前,初入大學第一課,就學到這個觀念,不但自己受用,也拿去與人分享。
吃得均衡,吃得對,「營養」二字就作到了;再加上生活規律、早睡、適度運動、正常排便,「保養」的工夫也作好了。
個人覺得,「修養」是最難的一塊,因為修養是練心的過程,藉由各種方式(如閱讀、音樂與宗教活動等)幫助心境常保開朗與豁達,其道非易。不過「修養」作得好,「營養」和「保養」的作為就簡單多了,因為保健之道其實並沒有太多偉大的學問,只是有沒有心實行而已。
如何作到營養均衡?最簡單的一句話是:均衡地攝取各種食物,不偏食,從各種天然新鮮的食物取得營養。儘可能以全穀類(即糙米、全麥、燕麥、薯類等)作為主食,新鮮蔬果多吃點,肉類不貪多,儘量少碰油炸食品、加工食品、垃圾食品。吃素的朋友,則要更加重視黃豆製品的攝取。吃不過量,細嚼慢嚥,在和樂的氣氛下進食,對於吃得營養尤其重要。
健保財務吃緊已經有好一陣子了,官方想盡辦法要調漲保費,但是最後都屈服於民意之下,只有耗著。但是隨著人口逐漸老化,醫療費用的支出必定愈來愈多,健保財務只會愈來愈緊絀,這是不得不面對的長期趨勢。
健保財務這種既專業又複雜的議題,我們升斗小民無從著力,但可以從營養、保養、修養三大方向,去積極增進自己與家人的健康,無形中就會減少病痛的折騰,也就降低了醫療支出,減輕了健保負擔。不論對己對人,都是美好的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