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買股票嗎?知道一國股市的價值如何評量嗎?想了解股市的價值,先要知道一個國家的國內生產毛額(GDP,也就是該國當年全國人民在國內所生產的金額)的意義。
在資本主義的基本意理中,誰的錢多,誰的拳頭就大,國家的國力也比較強盛,為何過去幾年報章媒體一直報導中國的崛起,就是這樣的道理,因為中國每年的國內生產毛額年增率都相當亮眼,意味有一天,他們的賺錢能力,可與現在美、日、德等大國平起平坐,其中更代表從開發中進升為已開發國家的途中,會產生多少令人眼紅的利益。
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幾個主要國家目前的GDP約是多少?
以美國來說,約為十四兆美元。插句題外話,美國政府現在的債務接近一兆美元之譜,以美國公債殖利率壓到平均百分之三來計算,美國政府一年的債務支出會落在三百億美元左右,當然債務數字仍需以官方數字為準。
日本GDP約為四點八兆美元,而中國在二○○八年已超越德國,達到四點二兆美元,至於工業大國││德國則落在第四位,為三點八兆美元,台灣排名約在二十五到三十名之間,GDP約為零點三九兆美元,僅及中國大陸的十分之一。我們的鄰居、科技產業勁敵的韓國,則已經成長至零點九三兆美元,約為我們的三倍之多。
一個企業整年的生產毛額,與其股價是有一定關係的,由此理推估,投資人內心長期的疑惑應可撥雲見日了。截至去年底的估計,美國股票市值約為十一點三兆美元,日本市值約為二點九兆美元,中國約為一點六兆美元,而台灣則約為三千八百億美元,對照股市和GDP的數值比例,就可了解,這是分析一國股票價值的方法了。
科技泡沫時代,美國股票市值曾接近當時GDP的兩倍,而現今的價值,約為GDP的七成,陸股約為四成,台灣則接近九成。
看到這兒,各位可別誤會台灣股票被高估,而陸股被低估,因為每個市場都有其獨特性,所以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每個股市的特性。
陸股對應GDP的比例如此低,是否可解讀為大陸大部分的資金,仍然留在銀行做存款呢?而台灣比例如此高,代表著台灣股市是淺灘,外資的注入就能占取三到四成的比例嗎?各位在利用數據解讀時,千萬要記得先與過去的歷史紀錄作比較,以免誤判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