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之間】不抱怨的生活

李碧華 |2009.02.06
573觀看次
字級

親密的伴侶最有機會聽到對方細細碎碎的抱怨,他總這麼說,「我的鬱卒只有你懂,所以只能說給你聽。」

意思是,自己並不是見人就訴苦,只因彼此已成生命共同體,不跟你說,又跟誰說呢?因此把心事傾囊而出,像丟垃圾似的。事實上,抱怨是一種天性,也是一種習慣,碰到同樣的事,有人抗壓性強,一笑置之,有人就怨氣沖天的無事不碎碎念,無視聽者的苦不堪言。

碰到這樣風格的另一半,自己究竟該怎麼做?

●當下暫時不予附和,事後再表達關心,可以杜絕對方的變本加厲及沒完沒了。

●若真的找到具體觀點相勸,也要先明確的指出抱怨者自己該檢討或收斂的部分,讓對方知己知彼,錯誤從自身檢討起。

●抱怨的最終目的是解決問題,拿出軍師的智慧,和對方討論該選那條路走,及時的當頭棒喝也是有必要的。

●規定對方一個星期只能抱怨一次,如此一來,到了那一天,多半已經事過境遷,根本忘了要抱怨什麼。

●和另一半商量,自己實在沒時間聽他抱怨,沒了固定對象,久而久之,就會淡化這壞習慣。

●告訴他,世界多麼美好,何必都只看到黑暗的一面,學習放寬心,懂得感恩。

●如果對話真的轉成負面時,就乾脆閉嘴不談,等氣氛緩和再繼續找出問題癥結。

●世間萬事本就有陰晴圓缺,告訴他,學習和不安全感並存,加強抗壓能力。

●深深吸一口氣,給自己機會選擇更小心的用字遣詞來安慰對方,雙方動肝火,於事無補。

●帶他出門去參加聚會,一起共度快樂時光,而不要一直抱怨諸事不順。

●萬一真的受到委曲,陳述事實就好,不要聲東擊西的隱含負面意義,否則只會擴大壞情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