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學期,讀小一的姪子佑齊考完期末考後,終日閒賦在家休息,每天早上總窩在電視機前,盡情看著他熱愛的卡通,不時還會隨著劇情掩嘴竊笑,完全陶醉在自己美妙的虛構世界裡。
但是很奇怪的,每每過了中午時分,佑齊便又彷彿變成另一個人似的,什麼事也不做,只是隻身倚靠在門口,癡癡望著門外;就這樣,接連好幾天,同樣的情節不斷上演,最後我終於按捺不住好奇心,便把佑齊喚到跟前,想把內心疑問釐清,但他卻說沒事,只是無聊而已,於是我就沒再追問下去。
某日午後,佑齊因為受了風寒,被弟媳帶往診所就醫,只剩我和弟弟在家。正好遇到郵差上門來按鈴,我趕緊拿印章把掛號信領了過來,順便瞥了一下抬頭,原來是從佑齊學校寄來的成績單,隨即不加思索地交給同在客廳的弟弟;當弟弟拆閱完畢後,竟勃然大怒,因為佑齊的數學居然只考了十四分。
怪不得佑齊每天下午都引領盼望著門外,眼巴巴不知在等些什麼,原來是想先一步攔截成績單啊!只不過天不從人願,成績單仍是陰錯陽差地落入他爸爸的手中,在劫難逃的佑齊於是被狠狠訓斥了許久。
隔天,佑齊看電視的時間自動縮短一半,我問他:「你怎麼了呢?最近怎麼很少看你在看卡通呀?」佑齊只是淡淡地答道:「我要多花時間來用功,以後我可不想再這樣害怕收到成績單了。」
想當初,我大學聯考數學也只有考五分呢!猶記得接到成績單的那一剎那,我整個人都傻住了,簡直不敢相信,還好其他科目分數補了過來,讓我還有不錯的學校可以念,所以不管再怎樣物換星移、時光荏苒,成績單的威力始終絲毫未曾減弱,還是充分具有讓「幾家歡樂幾家愁」的強大影響力;但最重要的是,如果可以因為一次不好的成績,而讓人知所警惕、不再鬆懈荒廢課業的話,那反倒是一件好事,我想這才是成績單背後真正的意義吧!看來佑齊似乎也明白了,這樣就足以讓人欣慰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