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年糕,就少了年味。進入春節倒數計時,許多手藝高超的媽媽洗米燒爐,一時之間,古早年代特有的糯米香與碳香迴盪在空氣裡,久久不散。
做年糕、蒸發糕或煮八寶飯,屬於年節的媽媽的味道,進入春節倒數計時,在許多家庭的洗米燒爐間,傳出古早特有的糯米香與碳香,迴盪在空氣裡,久久不散。
現代人撿方便,都去超市買現成的,媽媽的味道,到那去了?今年要不要試試看自己動手作呢?柔軟潔白的糯米製成各種風味小吃,讓年節飄出傳統的韻味。同樣都是年糕,有什麼不一樣的?還不是同樣的味道。
這你就錯了,寧波的年糕一點也不粘牙,炒著吃很好吃。炒法有很多種,簡單的是加些青菜或白菜,炒著吃,也可隨個人口味搭配其他東西。
的確,少了年糕,就少了年味,大年初一的早晨,婆婆會煮一大鍋寧波年糕湯,讓浙江人的公公解一解鄉愁,多年來,全家不知不覺也愛吃起年糕來了!
去年,我告訴婆婆,不要再準備年糕了,因為媳婦我已經學藝出師,今年,我設計了白色的原味年糕,紅色的甜菜根年糕,綠色的菠菜年糕,淡紫色的紫山藥年糕,深黃色的南瓜年糕,淡黃色的紅蘿蔔年糕,…千變萬化,怎麼吃都好吃!煮蔬菜湯或炒時蔬都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