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公阿嬤節到團員鬧春節】寶貝阿公阿嬤

李碧華 |2009.01.09
560觀看次
字級

全國小孫子、大孫子發揮創意,以「寶貝我的阿公阿嬤」為題,結果以提供老人家美食居多,許多人都想要為阿公阿嬤煮一頓豐富的年夜飯。事實上,老人家最大的期盼並不是這些……

一月十一日是「阿公阿嬤節」,台灣的阿公阿嬤將度過第四次專屬於自己的節日,台中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為迎接春節的到來,邀請全民一同寫下「寶貝阿公阿嬤」的方式,創意冠軍在節日當天可以提前領到紅包。

「阿公阿嬤節」選在每年元月第二個星期日舉行。台灣老年人口有兩百三十餘萬人,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十,阿公阿嬤隔代教養的學童也高達一百二十餘萬人,顯然的,老人在家庭中占有極重要的一席之地,在傳統的母親節及父親節之外,再發想一個「阿公阿嬤節」,也是順應時勢所趨。

從食、衣、住、行、育、樂六個角度來邀請全國小孫子與大孫子發揮「寶貝我的阿公阿嬤」創意,目前已收到近一萬件設計好的活動酷卡明信片回函。合辦的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陳俊佑說,投稿中,寶貝的方式以提供美食最多,來函都提到,要為阿公阿嬤煮一頓豐富的年夜飯。「事實上,老人家最大的期盼是有人陪著他,聽他說話,講以前的種種…」陳俊佑認為,若覺得老人家話題單調,可以主動報告近況,上大學交了什麼好朋友?公司老闆怎麼樣賺大錢?出門逛街碰到什麼趣事?把和死黨的吱吱喳喳搬進老人家耳裡,因分享而重新年輕一次。

是不是所有老人家都特別期待年節的闔家團圓呢?神采飛揚長青協會總幹事丁美倫則另有看法,她說,老人不擅於表達,也比較被動,碰到年節的熱鬧滾滾,有時候更感到孤獨無助,「一般人勸老人要培養自己的興趣,要獨立,要靠自己,這觀念使得老中青三代更有代溝。」

丁美倫常勸前來參加聚會的老人,拿出「養兒可以防老」的老祖宗思維,主動跟兒孫輩撒嬌,提出要求:「不要覺得不好意思打擾年輕人,你不說,沒有人猜得到你的需要。」這種心理建設,平常就多多灌輸,到了過年,兒孫環繞,趁這機會盡情的去互動。

「當然,也別固執到要求晚輩全聽自己的。」丁美倫說:「否則闔家難以歡樂。」

關心不要只在過年,平日的一通電話就可以給老人極大的安慰。花蓮縣老人暨家庭關懷協會執行長蔡智全觀察到,老人要求真的不多,有人關心,有人陪伴就覺得開心。

蔡智全認為,老人第一希望經濟無慮,晚輩送上討喜的紅包,可以讓他們開心好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