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祿之子與弟子成立傳統掌中劇團

記者郭士榛/文‧邱麗玥/攝 |2009.01.09
1217觀看次
字級

布袋戲大師李天祿的長子,七十八歲的陳錫煌老師父昨天正式號召門下子弟成立了「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成立記者會中掌戲演出精采武戲「彭公案」。記者邱麗玥攝



陳錫煌以78歲高齡再掌旗舵 昨迎戲神「田都元帥」和「西秦王爺」、隨團庇蔭的迷你戲神 到場觀禮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以前在廟會或是酬神戲時,布袋戲總可以熱鬧開場,但現在廟會演出機會減少,布袋戲式微的狀況,讓身為布袋戲演師的陳錫煌很擔心,因此毅然決然再掌旗舵,集合門下弟子共同成立「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

昨日由陳錫煌與徒弟吳榮昌長期指導的台北市平等國小「巧宛然」學生到現場祝賀老師傅成立劇團,會中表演「哪吒鬧東海」片段,展現傳習成果亮眼成績。

昨日傳統掌中劇團成立記者會,會中陳錫煌迎請戲神「田都元帥」和「西秦王爺」及另一尊劇團出門時隨團庇蔭只有十公分高的迷你「田都元帥」到現場觀禮,行禮後坐鎮戲台後方。現場陳錫煌與團員表演掌中戲的文武戲精采片段,武戲是久未見到的「彭公案」夜探刺殺一段,猶如京戲三岔口摸黑夜探的情節卻是以八吋布袋戲偶表現,手掌技藝擬真的程度令人讚賞;文戲為「蝴蝶盃」洞房一段,夫妻濃情密意的恩愛場面,無表情的戲偶演來竟是入木三分。

陳錫煌從小隨父親李天祿表演,不過因為李天祿非常忙碌,沒時間教他,他都是跟在父親身邊,邊看邊學,舉凡木偶的任何細微的動作,都表演得栩栩如生。

他見證了日據晚期與台灣光復初期布袋戲百家爭鳴的盛況,也經歷了現今社會結構轉變,及傳統戲曲的滄桑與無奈,他一生的經歷亦可謂是一部活生生的布袋戲現代發展史。

陳錫煌近年來擔任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的顧問及參與台原偶劇團合作創新偶劇,但陳錫煌一心掛念傳統掌中戲的振興與發揚,深怕傳統薪傳無以為濟,因此成立「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除了希望發揚掌中戲之美,將技藝有效傳承外,同時也希望能與更多不同領域的表演藝術交流,將台灣的掌中戲藝術推向另一個藝術高峰。

目前,雖然戲團已順利成立,但因苦無經費,大弟子吳榮昌表示,現在劇團沒有經費,未來將不斷投遞申請演出專案經費,來支持陳錫煌的演出;同時台北市政府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五十九條引用無形文化財的保存觀念,落實無形文化資產的登錄及保存。

陳錫煌曾是目前全台僅存少數以七十八歲高齡,仍於舞台上作完整演出的藝師。

陳錫煌不僅是一位優秀布袋戲演師,他對木偶的衣飾盔帽、刀槍劍戟各式長短兵器及各種舞台道具製作更是專精,有心跟隨陳鍚煌學藝者,可電洽:○九三五一五九○二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