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揚明台北報導】「詐騙集團最常利用人性弱點下手。」刑事局預防科警務正常金蘭負責一六五反詐騙專線業務,對詐騙份子行徑非常不齒。她指出,詐騙受害人無分職業好壞、學歷高低,因此民眾不可不多加提防。
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系主任鄭瑞隆表示,騙術自古就有,台灣詐騙集團早期利用人性貪念及慈悲同情心詐財,現在則透過不同手段,包括冒用公權力、假造綁架案,使民眾心生「恐懼」,而使民眾遵照其指示行動。不論何種手段,都是緊扣人性弱點,使人信以為真疏於防備,才能得逞。
常金蘭認為,「貪」是詐騙集團利用人性弱點耍詐的傳統方式,例如「假中獎」、「刮刮樂」等,但詐騙集團現在更利用民眾法律常識不足,假冒「檢察官」、「書記官」、「警官」,向被害人謊稱涉及洗錢案或詐欺案,要求被害人交付存款詐騙。
「詐騙集團最可怕的是造成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危機。」鄭瑞隆指出,在詐騙橫行的社會中,人性善良面將不再輕易被相信,日前承辦鴻源案的台北地方法院法官鄭麗燕,發了一萬五千多封公函,要求被害人提供匯款帳號,卻被誤認為詐騙集團,就是一個明顯例子。
台北市警察局內湖派出所所長許卜仁表示,曾因尋獲失竊機車打電話給遭竊民眾,卻被電話那頭一句「你是不是詐騙集團」的質疑,感到生氣又無奈。雖然這位民眾最後還是將車領回,但因詐騙集團橫行,使警方辦案得先多費唇舌解釋來意,實在很悲哀。
「人性禁得起考驗,詐騙禁不起查證。」常金蘭呼籲,不論詐騙集團如何利用人性弱點、使用什麼方法行騙,只要民眾不貪、不怕,記得先查證事實,就一定能免於被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