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測落差大 教育資源要彈性調整

江炳彰(北縣瑞芳/教師) |2008.12.29
528觀看次
字級

台師大心測中心統計發現,低收入戶學生參加基測,以總分三百分計,九十三年比一般生少了四十五分,今年少了五十四分,差距愈來愈大,比例高得驚人。

而且,五年前低收入生平均考一百零二點九分,今年只剩九十五點六分,但一般生平均多了一分。

以讀書脫貧自古皆然,如今時代進步,卻反而做不到,而且隨著景氣愈來愈差,量尺分數低於三十分的低收入戶學生,也愈來愈多,恐陷入世代皆貧的惡性循環。

這雖然肇因於家庭經濟、家長社經地位等因素,但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應是主因。

以經濟而言,貧寒孩子沒錢補習、買參考書,補強學習效果,雖然每年基測、學測成績公布後,媒體會報導一些不補習、不買參考書的分數優異學生,但畢竟是少數,如今逢景氣寒流,連一般學生都已不再「全補」(所有科目),遑論低收入戶學生。

以家長社經地位而言,低收入戶父母許多沒接受高等教育,不重視或無力協助、輔導孩子升學,而且低收入戶學生常要幫忙家務,甚至工作貼補家用,如何能全心全力讀書?讓孩子很難脫貧,形成世世代代在社會底層打滾。

但部分教育官員、校長對此存疑,「鄉村雖然單親、隔代教養問題嚴重,但基測成績不可能落差這麼大」,的確,多項研究顯示,鄉村學生若好好培養,分數不見得低。

前暨南大學校長李家同也表示,偏遠地區學生缺乏考試練習,學校的管控程度較城市差,但只要有人每天緊盯,也能一樣表現傑出。

這個問題,涉及教育資源分配,除了中央分配到各縣市的資源不均,縣市內各鄉鎮間也分配不一,某些縣市內的城鄉差距,如台北縣的板橋與雙溪等,不遜於台北與台東等資源貧乏縣市的落差,沒有資源如何增加學生習作、考試和學校管控?

此外,也許有人沒注意到,即使台北縣市等都市地區,還是有不少孩子基測成績很低,這些都市的原住民、單親孩子弱勢學生,父母收入微薄,但都市生活費高,加上沒有時間照顧孩子,使孩子更缺乏資源,也需要被重視。

政府對「新台灣之子」教育投入許多資源,外籍配偶子女剛進小學時成績差,但到四年級就拉上來,顯示已具成效,如今應把扶助重點轉到低收入戶學生,因為教育經費大都由縣市控管,中央須提醒教育經費分配不均的縣市正視。

學生基測成績落差大,並非教育經費不是不足,關鍵在資源分配,應視情況彈性調整,否則將無改善之日。

江炳彰(北縣瑞芳/教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