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柬埔寨‧吳哥窟

黃丁盛/文‧攝 |2008.12.26
780觀看次
字級




上圖:晨曦中倒映水面的吳哥窟。






中圖:吳哥城南的大門高聳巍峨,氣勢磅礡。





下圖:敘述印度教兩大史詩中神話故事的精緻浮雕。



柬埔寨‧吳哥窟(世界遺產編號118  1992列入名錄)
 
吳哥(Angkor)意為「王都」;窟(Wat)是「寺廟」,吳哥窟即是「王都寺廟」的意思。

在西元十二世紀,英明的蘇耶跋摩二世國王耗時三十多年,興建了柬埔寨有史以來最精緻壯觀的「王都寺廟」。

宏偉的石頭建築和精美的石刻浮雕,形成博大精緻的吳哥文化藝術,吳哥窟因而名列世界七大歷史建築奇觀之一。

建築風格融合了最精緻的宗教雕刻藝術,反應出對印度教濕婆、毘濕奴,以及大乘佛教佛陀、觀世音菩薩等諸佛菩薩的崇敬。

寺廟面積廣達二百多公里,東西長一千公尺,南北寬八百二十公尺,四周環繞一百九十公尺寬的護城河。西方的城濠上有石橋通往正門入口,城內一條長五百公尺,寬十二公尺的疊石大道直通入廟。

中央廟堂以五座尖塔象徵「須彌山」,周圍繞著三圈迴廊;第一圈迴廊,每邊長八百公尺,壁上精緻的浮雕創作最令人嘆為觀止,在周長三千二百公尺的牆壁上,刻著密密麻麻,既寫實又抽象的浮雕,內容敘述印度教兩大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中的神話故事,以及「乳海攪拌」和「天堂與地獄」等內容。中央尖塔位於迴廊的中心點,高達六十五公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