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文歲月】源於詩詞的作家筆名

薛吉辰 |2008.12.22
1901觀看次
字級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流傳下大量的優美詩篇。言簡意賅、含義深邃的名句比比皆是,一些知名作家擇其妙意、擷其精華而起筆名,既體現了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神,也顯得含蓄雋永,意味深長。

●現代小說家張恨水,原名張心遠,一生寫了約三千萬字的作品,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姻緣》和《八十一夢》等小說。

據他自己說,「恨水」一名是他十七歲那年,在蘇州第一次投稿時取的筆名,是從南唐後主李煜〈相見歡〉詞「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中截取出來的。張恨水幼年酷愛詞章,讀了李後主這闕詞,想到人生有限,不能讓光陰如流水一樣白白流逝,就取了這個筆名,按他自己說是「也好隨時聽人稱呼,隨時看到『恨水』兩字,時刻自勉,珍惜時光。」

●現代散文家朱自清,原名朱自華,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綠〉、〈威尼斯〉等散文。朱自清以名節高亢、剛直不阿著稱,在一九四八年病重逝世前,還囑咐家裡人,寧可餓死也不領美國「救濟麵粉」,毛澤東曾讚揚他有不食「嗟來之食」的氣節。

據朱自清之子朱喬森在〈朱自清生平著作編年簡表〉所述,一九一七年,二十歲的朱自清「感於家庭經濟情況不好,為了惕勵自己不隨流俗合污,改名自清。」「自清」兩字出自《楚辭‧卜居》:「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潔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朱自清以屈原的話為名期自勉之,他確實做到了一生清白。

●現代詩人戴望舒,原名戴夢鷗,學名朝寀,是三○年代「現代派」詩歌的代表詩人。戴望舒的愛情詩以風格感傷淒清、朦朧婉曲,多用象徵手法,能含蓄而深度地觸及主人公內心的憂思為特色,〈雨巷〉詩就是這種風格的典型代表,他也因此被稱為「雨巷詩人」。

筆名「望舒」取自屈原《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望舒即神話中為月亮駕車的神,後來成為月的代稱。月在古詩詞中可作為愛情的象徵,月光的朦朧與戴望舒詩歌的朦朧婉曲是相合的,筆名暗示了詩人的詩歌內容和詩風。

●當代作家劉白羽,原名劉玉瓚,與楊朔、秦牧、魏巍並稱中國大陸當代散文四大家,代表作有《政治委員》、《無敵三勇士》《火光在前》等。

「白羽」的筆名出自唐代盧綸〈塞下曲〉詩:「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這首詩描述的是《史記.李將軍列傳》中記載的李廣射虎的傳說,「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詩中的「白羽」不是柔軟的鵝毛,而是箭鏃之羽,這個筆名寄寓了作家以歷史名將為楷模,征戰疆場,報效祖國的鴻鵠之志。後來,劉白羽還用「石棱中」為筆名發表雜文,也源出於此。

●當代作家瓊瑤,原名陳喆,是台灣著名的言情女作家,她創作的一系列經典言情小說在兩岸產生了巨大影響,大都改編成了電影或電視劇,代表作有《婉君表妹》、《煙雨濛濛》、《彩雲飛》、《幾度夕陽紅》《還珠格格》等。

筆名「瓊瑤」出自《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這是一首甜美的愛情詩,筆名正是瓊瑤言情作家身份的絕好體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