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生活--季節交替 小心皮膚鬧情緒

苑菲 |2006.03.04
727觀看次
字級

現值季節交替之際,忽冷忽熱、時晴時雨,溫度和濕度皆不穩定,醫院皮膚科門診的病患近日增加了兩成左右,多因汗斑、香港腳、青春痘酘酘等疾病報到,提醒民眾應確實做好平日清潔及保養工作,例如︰內衣、內褲、襪子等貼身衣物一旦潮濕,必須馬上換洗,以免染上黴菌纇的皮膚疾病。

此外,日夜溫差大,過敏性體質患者容易出現皮膚紅腫、乾癢或脫屑症狀,若再加上經常熬夜及情緒起伏、生活壓力過高,容易引發「乾癬」上身。乾癬俗稱「牛皮癬」,又稱「銀屑病」;根據統計指出,在台灣每一百人就有兩人患病,症狀為表皮增生太快,而造成脫皮的現象。

減輕壓力 避免惡化

為什麼會得乾癬?目前醫學對於乾癬發病的原因並不十分清楚,認為與遺傳有某種程度的關聯,至於一般人常認為的傳染、內臟功能失調、免疫機能障礙,則和沒有直接關聯。乾癬症狀可能發生在全身各處的皮膚以及口腔、生殖器黏膜、指甲,尤其以頭皮、關節處皮膚,為最容易發生的位置。

乾癬皮膚患者的皮膚應如何做保養?台大醫院皮膚科醫師賴碧芬建議︰

◆適度的清潔酖除了注意清潔外,但是小心如果清潔過度,造成皮膚乾燥,則會加速惡化。

◆健康的飲食酖多吃深海魚中所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少吃動物性油脂。

◆減少壓力酖負面情緒及生活上的壓力會惡化病情。

◆避免感染酖包括各種皮膚或身體其他器官的感染,例如︰感冒。

◆避免傷口酖例如︰刀傷、燙傷、曬傷、搔抓等。

◆小心藥物使用酖就醫時,記得提醒醫師乾癬病史,以免服用惡化乾癬的藥物。

除了醫師指示的藥物外,在吃任何中草藥,或是進行冬令進補及食療前,首先要確立自己是屬於何種體質或何種型式的乾癬,一般常用的中藥食療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濕熱型:

◆涼拌苦瓜酖苦瓜200g洗淨去皮,加麻油適量,味精少許,涼拌即可。

◆車前子薏米粥酖車前子與蠶砂二比一加適量水煮沸半小時,加入薏米煮成粥,再加糖調勻即可。

二、陰虛型:

◆補氣益血藥肉粥─當歸、白芍、生地、生薑煮沸後加米煮粥,再加入羊肉煮熟後即可。

◆涼拌肉皮凍─豬肉皮去油加水燉十五小時,加豆乾、紅蘿蔔、調味品,切塊即可。

三、血瘀型:

◆紅油豆腐─麻油少量燒開加紅花涼後,淋上豆腐並加調味料即可。

◆桂枝薏米粥─桂枝、牛膝、杜仲適量加水煮沸半小時後,去渣取汁加米、薏仁煮粥並加入砂糖調勻即可。

改善體質 抵抗溫差

乍暖還暖的季節,惱人的「脂漏性皮膚炎」紛紛報到,讓人頭皮發癢、臉上發紅脫屑,好發在頭皮、鼻翼兩側、眉毛、耳及前胸都是人體皮脂腺最多的地方。

敏感是此時最主要的皮膚問題,由於春季早晚溫差大,剛剛脫離冬季禦寒狀態的皮膚本來就較脆弱,加上空氣中花粉、風沙等附著在皮膚上,皮膚會變得格外敏感;其次,皮膚水油失衡也很常見,如果發現頭皮出油多,或是在鼻梁兩側有脫皮、發紅的現象,表示皮膚代謝速度趕不上皮脂分泌速度,出現了缺水性出油問題。

賴碧芬指出,儘管脂漏性皮膚炎是無法「斷根」的,只要好好做好保養,脂漏性皮膚炎是可以完全不發作的。

●脂漏性皮膚炎患者最好能避免身心壓力,並保持優質的睡眠,可因為有正確保養,幾乎完全不發作;反之,壓力過大或睡眠不足,很容易發作。

●有脂漏性皮膚炎體質者,平日不宜使用過多去角質產品、磨砂膏等不適當的保養用品,至於頭皮則不適合過度黏膩的洗髮精或造型產品。

●使用溫和的潔面乳,做好油水平衡的工作。

●可選擇含有焦油(tar)、(zinc pyrithione)、(selenium sulfide)、硫(sulfur)或水楊酸(salicylic acid)等成分的洗髮精,注意別只顧著選擇護髮的成分,而忘了上面的成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