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減薪、失業、長時間工作等壓力也反應在頭皮健康上,皮膚科門診發現,頭皮屑問題變嚴重病患有增加趨勢。醫師提醒,頭皮屑可能是皮膚病徵兆,包括脂漏性皮膚炎、乾癬等,應即早就醫,以免造成永久性頭皮敏感,平常則避免油辣與酒精等刺激性食物。
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黃耀立指出,受經濟不景氣影響,入冬以來,每十個門診病患就有一個來看頭皮屑,多的是科技宅男、金融服務人士。還有病患在職場人力緊縮後,工作壓力大增,經常熬夜,頭皮油又掉屑;還有人休無薪假,不是在家休息,而是跑來治療頭皮屑。
在國家圖書館任職的陳小姐兩年前就有頭皮屑困擾,最近頭髮上常有一片片、黃黃黏黏的頭皮屑,壓力大時症狀更嚴重,自己都覺得噁心。用了抗屑去油洗髮精,結果頭皮過敏又紅又癢,就醫診斷為脂漏性皮膚炎,對症治療後改善。
黃耀立指出,產生頭皮屑原因有四種,油脂過度分泌、皮屑芽苞菌的增生、頭皮發炎、脫屑。通常乾性頭皮屑如雪花飄飄、掉落肩頭;油性頭皮屑成片黏在頭髮頭皮上,成因除了季節交替影響皮脂分泌外,有的還伴隨脂漏性皮膚炎、乾癬、糠疹等病理原因。
他強調,用錯洗髮精有可能讓頭皮屑問題更糟糕,乾性頭皮屑的人使用去油洗髮精,頭髮會更乾燥,應該使用含抗屑成分的溫和洗髮精;至於病理性的頭皮屑必須搭配藥物治療脂漏性皮膚炎、乾癬、糠疹等病因,治療皮屑芽孢菌。
黃耀立也提醒,有頭皮屑困擾的人,儘量少吃麻辣鍋、高油脂食物、熬夜、飲酒、拒絕壓力及指甲式尖銳物品搔頭,以免刺激皮脂分泌,頭皮屑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