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親子深耕閱讀存摺」,孩子體會到為什麼要閱讀,也促進了親子之間的親密感,同時,孩子的專注力可以不斷的延伸,逐漸培養起孩子自力閱讀的能力。
去年十月,母親開始在本基金會及功文成長中心大力推動「親子深耕閱讀存摺」的活動。今年八月,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有五對親子達成閱讀百本的「壯舉」。

親子關係更加甜蜜
一位原本以為能達到二十本就很偷笑,最後卻率先完成百本的媽媽和我們分享:「因為願意做,所以看到孩子的成長是會只有那麼一點點。藉由這樣的閱讀方式,孩子真的會不斷的給我意外的驚喜。原來在孩子小小的心靈裡,藏著那麼多我們無法用大人的想法去體會的另外一層意境。」「因為共讀的關係使得我們親子間的距離更加親密。孩子在故事中學習到不同的思考方向。藉由孩子不斷的提出為什麼,親子間也可以找出不一樣的答案。」所有的媽媽都同意,因為這個活動,她們更加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也使得親子關係更加甜蜜了。 (尤俠/圖)
看著那五本厚厚的閱讀存摺,我決心也為我的孩子留下閱讀成長的紀錄。所以,我改變了原本只登記書名的記錄方式,開始和孩子一起完成閱讀存摺。
逐項填寫閱讀存摺
當然面對三個年齡不同的孩子,我得要有不同的作法:老大已是幼稚園中班的孩子,我會請她讀給我聽,再陪她一起完成閱讀存摺。老二和老三只有二、三歲,我會一邊用手指字,一邊讀書給他們聽,讓他們除了故事之外,也可以感受到一個音就代表一個字;在寫閱讀存摺時,也多半是我問他們答,並由我提筆代替他們完成。
不管如何,每次讀完一本書,我都會告訴孩子:「The end.」然後,我們再一起逐項填寫閱讀存摺。同時,我們還會透過網路去尋找該本書的封面,將它貼在閱讀存摺上,以加深對書本的印象。我家老二雖然沒有認識很多字,但是當我們在進行這個活動時,她只要看到書封的圖案,就會講述起書本內的故事。這個發現讓我很驚訝。因為孩子重述故事是多種能力的展現。除了記憶力,她的大腦還要進行綜合運用、理解、重組等工作,才能完整將故事表達出來。
只要願意就做得到。
另一個收穫是,這個活動激勵孩子的閱讀欲望。例如,有一天早上,我才剛醒來就聽到客廳有聲音。從房間出來一看,原來是老大自己早早起來看完書,正一筆一畫的填寫閱讀存摺呢!我問大女兒怎麼一早起來就看書、寫閱讀存摺。她說,她想趕快讀完一百本書。
坦白說,我必須承認「親子深耕閱讀存摺」這個活動會讓家長很辛苦。但是,在這辛苦的過程裡,我們看到孩子自己體會到為什麼要閱讀,也促進了親子之間的親密感,同時,孩子的專注力可以不斷的延伸,逐漸培養起孩子自力閱讀的能力。這種種成果,都讓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也相信:真的,只要願意,就做得到。
如果您也想加入我們的行列,您可以到基金會的網址:www.konwen.com/fnd/下載使用。在此也提醒家長,和孩子討論故事內容時,不必太過於強調故事的教育意義,而是要引導孩子去說出他心中的想法。當孩子的學習心得是:「我喜歡這個故事,因為我會自己讀」的時候,也請給孩子掌聲鼓勵,因為,「會自己讀」這件事對孩子來說,可是一件非常重大的成就呢!(下)
功文文教機構(http://www.ko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