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縣中山工商等3校420位無法進廠 教部協覓合作廠商 學費減半紓解壓力
【本報台北訊】受到不景氣影響、許多工廠關廠倒閉,甚至影響到建教合作學生,沒了工作、學費也快繳不出,面臨休學危機。教育部初步統計,共有高雄縣私立中山工商等三所高職,約四百二十位無法進廠,教育部已協調學校另覓合作廠商,或採取學費減半、安排回校上課等因應措施。
教育部指出,從下學年(九十八學年度)開始,所有就讀建教班的高職新生,將可享有三年免學費的補助,可望紓解學生經濟壓力。
教育部上個月就得到部分建教合作廠商「拉警報」的訊息,並邀集校方開會;學校則建議教育部與勞委會協商,在經濟不佳的時期,應削減外勞配額,把工作機會留給本地學生;此外,學校還要求教育部找財稅單位協調,讓建教合作廠商能享減稅、免稅優惠。
教育部次長呂木琳說,會去讀建教合作班的,多半是家境較清苦的弱勢學生,因此,教育部一定會儘量協助他們,不讓他們因此失學。
教育部初步統計,包括高雄縣私立中山工商、嘉義縣私立協志工商、台中縣國立霧峰農工等三校的資訊處理、汽車修理、電子科建教合作班,共有各三百、一百、二十位學生因合作廠商裁員,無法進廠工作,但他們都已回到學校,還沒有學生因此休學。
呂木琳表示,目前建教班多為三個月上課、三個月進廠工作的「輪調式」建教模式,但未來也可改採「階梯式」,例如前一年半上課、後一年半進廠工作的建教模式,先撐過這段不景氣時期。
呂木琳表示,雖有些工廠倒閉,但美容美髮的產業人力需求仍大,因此,也可輔導學生轉廠、轉科,或轉到夜間部的進修學校上課。
目前全國有五十一所職校辦理建教合作班,共有三萬五千九百八十九名建教生;擔心受關廠影響的建教生持續增加,因此,教育部現正進行全國建教合作學生進廠概況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