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隨著生命的四季變化,總有身體機能凋零衰退的一天!正因為如此,我們更要保持心情的樂觀。即使步調緩慢,幸運依然相隨!
一位認識不久的朋友,聽說我熱愛運動,幾乎每天清晨起床慢跑四公里,高興地說要邀我一起去參加馬拉松路跑。
他大概很難想像,少年時的我十分厭惡運動,只要碰到學校排有體育課的前一天,睡前都要很虔誠地向上天祈禱:「保佑明天要下大雨喔!」這樣就可以留在教室自習,不必去上那個無聊得要命的體育課。
培養固定運動的習慣
我從小身體不好,進出急診室的次數,可把爸媽都嚇壞了。青少年階段,我又患了鼻竇炎,這個令人有點噁心的症狀,就醫多年,並沒有顯著的好轉。一直到大學畢業入伍服役,抽中憲兵單位,嚴格的體能訓練,竟讓我不藥而癒。
服役兩年期間,每天不分晴雨,清晨五點要帶著排上弟兄跑五千公尺。新竹的微風細雨是出了名的銳利,但卻也是鍛鍊強健體魄最好的考驗。退伍之前,不但我的鼻竇炎痊癒了,整個健康狀況都有顯著的改善。
從此,我也愛上運動。
運動的好處,不只是對健康有幫助,也是很好的情緒管理訓練。我自己開業從事企管顧問的那幾年,每週七天、每天工作超過十二小時,例常的顧問工作很忙,清晨五點還起床為報章雜誌專欄寫稿,壓力非常大,幾乎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
幸好,我加入公司附近的一家提供溫水游泳池設備的小型健身俱樂部。每天寫完稿子,我就去游泳,從七點到八點的這一個小時,在水中運動的過程中,不但可以沉澱混亂的思緒,也激發出很多新的靈感。
和自己達成和解
記得有一天,我打算主動提前終止一份商業合約,因為那位客戶很不講理,常讓我和我的同仁感到非常困擾。
出發去運動之前,我還忿忿不平地想到他多麼令人厭惡的嘴臉,沒想到在水池裡五十公尺不斷往返的游泳過程中,慢慢讓我改變對這件事情的想法││「對方沒那麼可恨吧!」「應該要把彼此的期望溝通清楚,然後再做決定吧!」「他也有他的苦衷啊!」……
就這樣,表面上我原諒了他,其實我很明白:我是在和自己和解。雖然,運動的好處很多,但是要養成運動的習慣,並不容易。因為,運動的本身是很枯燥乏味的。為了有點變化,我曾經有系統地規畫運動項目: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等,以半年或一年為期,相互輪動。一方面比較不容易有心理上的厭倦,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鍛鍊肌肉的慣性而抵銷運動的效果。
不論哪種項目,一個人的運動,總是寂寞的;但也因為如此,讓我更接近真實的人生。
有人說:「喜歡慢跑和晨泳的人,都是能夠忍受孤獨的人。」但是,我之所以能夠忍受別人眼中的孤獨,其實是因為很享受自己一個人運動的快樂。更何況,很多非計畫之內的寫稿題材、或創意靈感,都是在運動時心靈最安定的片刻捕捉到的。
學會讓身體作主
我骨子裡堅忍的毅力,在運動的時候表露無疑。只要規畫好要去運動的時間,絕對不會找藉口拖延或取消。即使失眠、重感冒,身體虛弱得不得了,我還是會說服自己:「去動一動,就沒事了!」後來,也果真證明││去動一動,就沒事了!但愈接近中年以後,愈能體會「讓身體作主!」的道理。
所謂的身心健康,是隨時隨地讓體力和毅力,均衡一下。若是過度勉強自己,不論是讓體力領導毅力、還是讓毅力戰勝體力,「人生無常」的感嘆,就會變成「人生無償」的遺憾。
一位非常注重運動養生的長輩,突然生病住進了醫院。向來身體健康的他,非常不能理解地質問上天:「為什麼會是我?」
在長達三年的治療裡,他有所頓悟地告訴我:「向我們這種個性太積極的人,很容易因為衝得太過頭,忽略了健康所能承受的底線。」然後,身體就會主動對我們發出警訊││該休息了。如果執意不肯屈服,身體就會讓我們躺在病床上休息,甚至休息得更久。
原來,他也跟我多年前一樣,太刻意「按表操課」,不論「運動」和「工作」,都一絲不苟,偏偏忘了把「放鬆」和「休息」也排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