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救房市應考慮民眾需求

 |2008.11.27
815觀看次
字級

行政院長劉兆玄日前找建築業者共商之後,端出包括延長建照期效兩年、簡化都市更新流程、降低投資移民門檻、銀行局成立窗口供建商和銀行協商房貸等八項振興房市方案。

方案出爐後,建商一片叫好,但是沒有看到任何一項方案,是針對消費者或是從廣大無住屋民眾的利益著眼,如此捨本逐末的方案,難期有實際效果。

房地產不景氣的原因,表面上是受到經濟低迷的衝擊,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民眾沒有購屋的意願。

按理說,經濟不景氣是投資房地產的好時機,但為何房市還是委靡不振?最主要的因素是由於房價居高不下,媒體除了報導有錢人購買豪宅的新聞外,沒有任何關於平民百姓購屋的利多消息。

近三十年來,房價只有節節高升,民眾抱怨的辛苦一輩子買不起一戶住宅,年輕人從就業結婚開始,如沒有長輩挹注,就算夫妻辛勤工作,不養小孩、不吃不喝,也要努力十年以上才能買得起一戶小小公寓,這樣的社會形態對於廣大的中產或勞工階級本來就不公平。

為什麼政府坐視房地產飆得如此之高,卻從不曾想到要從降低房市著手?

近三十年來因為經營房地產致富的大亨或是大企業太多了,房地產算是獲利甚高的行業,政府對他們所做的已經夠多了,如今為了救房市,行政院不找包括產官學與消費者一起共商大計,而只找建築業者,研議出來的方案當然只有利於建商。

例如,建商建議銀行提高貸款成數至八成,試問,對消費者有什麼好處?房價有降低嗎?貸款利率有降低嗎?建商有替消費者繳交利息嗎?消費者只有負擔更沉重而已。開放陸資來台購屋,房價豈不又上漲?行政院怎會想出如此令民怨加深的方案。

固然說房地產是火車頭產業,營造、建築、裝潢、水電、水泥、木工、家具等業都牽連其中,房地產倒了會引起龐大的連鎖效應,但是房地產多年來獲利甚豐,在不景氣的時刻更應該負起社會責任,甚至以回饋廣大消費者的心情,逆勢運作,以薄利多銷的方式刺激買氣,自救救人。

建商自己應該想一些自救的方案,不能賺錢的時候口袋滿滿、滯銷時兩手一攤交給政府。這樣的產業如何能令民眾信賴與尊重?

行政院推出的這項方案,對振興房市不會產生效果,只要房價不降,民眾就沒有購屋的意願,加上經濟蕭條失業潮等因素,中產階級連基本消費能力都沒有了,怎還會有購屋能力和意願?

行政院顯然亂了陣腳,只顧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正如發放消費券刺激消費,也是捨本逐末的作法。

政府應該從整體來考量如何振興經濟、提升景氣,創造就業機會增加所得,而不能只從單一的產業或單一的行為救起。

政院救房市的方案,因為完全沒有考慮民眾的立場和利益,難以避免是一個失敗的方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