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教育部為因應少子化、流浪教師問題日益嚴重,及教育體系大學不受優秀學生青睞,師資水準逐年下降,研擬「提升教師素質方案」,希望藉由擴大公費制度,增加公費生名額,吸引優秀人才投入教育行列,搶救中小學師資。
我是出身師範公費生的教育工作者,贊成教育部作法。
今年全台教育大學公費生只有四十六人,創歷年新低,加上師範生畢業後教職難覓,絕大多數優秀學生因擔心工作,根本不選讀教育科系,連帶影響未來師資水準,及教師的聲望和地位。
而從近幾年的大學指考分發來看,只要有公費生名額的科系,必定能吸引高分學生,不論是師範學校或軍校、警校都擠破頭,甚至有學生放棄台清交等名校,選擇公費生,而且師範學校同一科系,公費生分數比自費生約高出一到兩百分,所以增加教育公費生名額,對吸引高素質學生就讀,是直接有效的辦法。
此外,增加公費生名額,還有保障清寒優秀學生的作用,過去有不少清寒優秀學生,就是藉由師範教育的公費制度,取得到向上的機會,如今經濟衰退、就業不易,清寒學生若讀一般大學將辛苦無比,增加公費生名額,相信對清寒子弟的助益既深且大。
因此,呼籲擴大公費制度、增加名額方案愈快實施愈好,而且名額愈多愈好。
昕昇(台北市/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