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沒錢 不會購屋換房 需求疲弱、價格高 效果有限 政府救單一產業 不如花心思救整體經濟
報載過去各縣市競相舉辦的跨年晚會,由於經濟衰退,今年只有十五縣市舉辦,有的還有減少經費;而各飯店的尾牙接單少三成,企業不是不辦就是縮水,年終獎金也減少,甚至不發,加上失業率連五月升高,裁員潮起,足見台灣進入景氣寒冬。

劉揆昨天接見房地產業者,研商救房市方案,呼應業者要求,提出八藥方搶救房市,有人認為,救的只是「台北市中心的」房市,而非「全台」,學家批評,問題在房價,不要隨便救,是讓房市早些落底回復榮景,或拖長房市不景氣,政府要想清楚,不能只聽建商意見;外資更直接點明,民眾不是沒錢,就是財產縮水,更是「現金為王」,鮮有人此時買房或投資,市場需求不振,效果有限。
誠然,四百萬元在台北市只得買四分之一間舊屋,在宜蘭市可購到三樓半透天厝加兩個停車位,救房市極可能就只是救台北市的房市。
許多公司不辦尾牙,沒有年終獎金,何因?由於股價下跌七成,市值大損,市況不好,不但不賺錢,甚至虧損,也因此裁員,造成高失業率。
馬政府的消費券與振興經濟方案被在野黨砲轟,其中雖有政黨鬥爭之跡,但細查在野黨的「政府亂撒錢,不花在刀口,毫無績效」理由,卻不無道理。
百姓總被政商耍得團團轉,老闆說沒錢,要裁員,政府說沒稅收,不能救濟社會,實情呢?由於老闆投資,買錯股票賠錢,只好倒閉;由於政府默許商人巧計避稅,也不查核,故少收百千億元。
美國雷曼兄弟與AIG的董座被眾議員請去詢問後,世人才知,原來不是全球經濟出問題,是商人濫玩金融遊戲,無法收拾,導致崩盤,引發蕭條。民進黨執政時,總怪國民黨阻礙施政,致使效能不彰,但還是把一兆六千億元預算花盡,並舉債,如今國民黨亦總是說政府沒錢,但年度總預算依然一毛不少。
從財務角度觀政商的荒誕不經,真是無績效,政府無績效的亂花錢,商人無績效的投資套利,結果輸了、垮了,到頭來苦的是百姓;百姓苦,除了拿消費券買必需品,那有多餘的錢多消費,遑論購屋換房。
誠如學者指出的房價太高,民眾早已買不起,更別說經濟衰退的時期,外資也說,需求疲弱,救房市方案效果有限。雖然救產業是政府應有作為,但還是把心思花在救整體經濟,才有實質效益。
弗瑞(宜蘭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