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筆記】消費時代裡的另一種選擇

李偉文 |2008.11.14
613觀看次
字級

曾經,我們以為,新科技的使用,會帶來更多的閒暇,更豐盛的物質,使我們更快樂.更幸福。可是事實上,每個人卻工作時間愈來愈長,壓力愈來愈高,對未來愈來愈焦慮。

這是因為我們處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消費時代。這種以叢林法則的競爭,抵銷了科技進步帶給個人的好處。比如說,企業在競爭下,唯有想盡辦法減少成本提高生產,可是即使企業成功存活了,企業追求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在同樣條件下,要有更好的生產力,達成更高的獲利目標,因此員工在創造企業成長後,並不會獲得減少工作或更高薪資的獎勵。就這樣必須成長再成長,同時每個工作者也被鼓勵不斷地消費。因為企業在大量生產下的商品,必須被消費掉,因此透過無所不在且無所不用極的廣告與行銷來刺激消費。

於是,人們不斷工作來支付不斷增加的消費,而這些消費也反過來逼大家更賣力工作。人們在這無止境的循環中疲於奔命,逐漸喪失了感受生活的能力,也不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因此,失去了真實的快樂與幸福感。

我們其實可以練習不必再被消費廣告所制約。

我們其實可以讓自己過得簡單一點,專注在生活中最基本的東西,學習對物質抱持感恩惜福之心,就像弘一大師。我一直記得夏丏尊在描述法師吃飯時,好像可以吃出一粒一粒米飯的滋味。

是的,米飯,荒野這些年也嘗試呼籲民眾種自己吃的米。荒野保護協會除了保護自然荒野,保護萬物眾生棲息之地外,另一方面,我們也盼望人能重新找回與自然相處之道。在荒野自然教育中心,淡水基地的康莊,我們嚐試種植有機米。透過每個星期的工作假期,我們號召荒野的義工來這裡親自插秧、除草、收割、打穀。其中還有許多小朋友一起參與。

自然中心號召數百位伙伴們加入,成立了「穀東會」,但是我們的穀東不只是交錢贊助然後等著領白米,而是必須承諾能自己下田耕種,讓伙伴們帶著孩子體驗農村的傳統生活。對大人來說,這也是很棒的「工作假期」,尤其都市人太缺乏體力勞動,周末假日能到田裡面,踩著泥土滴下汗,反而可以獲得心靈上真正的休息。

我們常常很感慨:「現在的孩子們在用水泥糊好的窯中烤蕃薯,在網室中看見蝴蝶及螢火蟲,在水泥運動場中騎自行車,我們是否可以讓他們重享在田間釣青蛙捉泥鰍的歡樂,以及收成後田裏烤蕃薯的香味,在鄉間田梗騎腳踏車的自在?」

我們希望與下一代分享祖先留下的美麗山水,因此我們不能不行動,不能不參與。


(本專欄每周五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