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萬步,健康有保固!」11月11日「全民健走日」,從昨天到今天全國各地辦了許多場健走活動。你,走了多少步了呢?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健走」是最容易維護健康的運動方法,即是生活中最基本、最簡易,且最不受外在因素限制與干擾的體能活動。
據一項統計指出,以往交通不發達的年代,每人每天約可以走上3萬步,「健步如飛」是健康象徵,現今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前美國總統艾森豪的心臟外科主治醫生保羅.懷特博士,曾提出「腳是第2心臟」的說法。他說,下半身肌肉不夠強健,上下樓梯、跑步都會體力不支、氣喘如牛,因為運動全靠大腿、小腿的肌肉操作,一旦這些肌肉衰萎,人不僅無法維持正確姿勢,而且易有疲勞、膝痛、腰痛等現象。鍛鍊雙腿肌肉是預防體力衰退的最佳方法,健走就是最理想、效果最大的運動。
台北市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王維政強調,「想維持健康,光靠健康檢查是不夠的」,每一個人在做完健康檢查後,若仍回歸原來的生活模式,就不可能達到促進健康的目標,因此,需要一種新的飲食、運動與生活模式。如果有專業團隊帶領,及有一群人共同鼓勵執行,成功率將明顯提升。
王維政說,國際間,目前已有許多研究證實,有規律的健走,可以改善體態、防止高血壓、糖尿病、預防動脈硬化及避免脂肪肝和遠離老人痴呆、消除壓力,舒解憂鬱,更可改善腰、肩、及頭部疼痛等效用,增進身體所有部位的健康。
他指出,「老化從腿開始」,沒有年齡、時空、人數的限制,只需要一些些堅持,健走是可充分融入日常生活中,無需花錢、適合男女老幼,隨時隨地皆可進行,是全球公認最方便、最大眾化、最容易養成習慣的運動方式。
希望基金會總監連錦堅指出,因為今年「1111全民健走日」不是假日,因此呼籲國人當天以「多走樓梯,少搭電梯」、「多多走路,累積萬步」的方式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