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昨天警告,現已進入深秋,大高雄地區的登革熱疫情卻連續兩周上升,且有第一型與第二型兩種流行型別,交互感染會導致出血型登革熱。如果不及時控制,恐怕將會出現跨區傳播危機,呼籲民眾,確實清除滋生原,以免登革熱成為跨年疫情。
衛生署疾管局發言人林頂指出,大高雄地區登革熱疫情升溫,原本入秋後降溫的疫情,突然又飆高,入夏後累積二百一十五個本土病例,其中三十三個是近三周的新增病例。
高雄市的十一個行政區中,七個行政區有登革熱本土病例,其中楠梓區的仁昌里、前鎮區的瑞南里、苓雅區的林中里最為嚴重,近三周以來,新增十九個新增個案。而高雄縣的個案則集中在鳳山市的善美里和富甲里,近三周以來,新增十四個登革熱病例。
林頂說,高雄市所流行的登革熱型別為第一型,高雄縣的登革熱則是第二型,而高雄縣鳳山和高雄市前鎮區鄰近苓雅區,萬一出現交互感染,很可能出現較嚴重的出血型登革熱病例。
以往登革熱疫情高峰多在夏天,今年卻在十月突然發燒,讓疾管局很擔心。林頂說,如果疫情不及早控制住,很容易成為跨年流行,屆時將更難控制。疾管局表示,疫情升溫,反應出清除工作做得不夠徹底,除了地方衛生單位人員會協助輔導居民清理環境外,民眾也應確實維護清潔,才能避免滋生病媒蚊,傳播登革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