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名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羅秀美 |2007.11.09
11806觀看次
字級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一般人的見識多半有所侷限,身在其中往往當局者迷,唯有跳脫當下的處境,才能真正看清問題的癥結所在。

一千年前蘇東坡偶然行遊至盧山西林壁,有感於山勢之奇美而寫下〈題西林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此詩傳誦久遠,後人多引用後兩句,亦有摘錄其中「不識廬山真面目」與「只緣身在此山中」兩句分別使用的。

蘇東坡偶然間吟詠的一首行旅詩歌,簡單易曉的呈露西林壁的峰嶺之姿,卻也饒富人生理趣,竟爾流傳約一千年,至今不輟。

是以,人生行路往往有時走入死胡同中,疑是前無出路,為此惶惶不安。然而,人生正如西林壁千百峰嶺,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呢。要是能夠轉換觀賞的視角,總會在窒礙難行的山窮水盡處,發現另一種婉轉的美。

更甚者,若能跳脫原先固著的位置,拋開我執,拉開一段適當的距離卻顧所來徑,則立時海闊天空。因此,不識廬山真面目,往往只因身在此山之中,而無法窺得原貌。

職是,面對奇峰突起的人生,我們所需要的是洞識的能力與豁達的工夫,方能識得真正的人生況味,而不致迷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