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霍金被稱讚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但是他二十多歲就患了一種叫做「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的病,這種一般人念起來都嫌拗口的怪病,卻整整跟了史蒂芬‧霍金四十幾年,也就是說,他在物理學上的偉大成就,是在與死神爭時間、與病魔搏鬥中千辛萬苦成就的。
市井小民也許覺得,這個全身癱瘓只能坐在輪椅上生活,而卻闡揚了偉大的宇宙概念的英國科學家,跟他們的人生與苦樂毫無關係,儘管我們每天在天空底下呼吸運動吃飯睡覺,偶爾也會抬頭欣賞浩瀚星河,感嘆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不過黑洞和宇宙大爆炸的問題,不如經常被老闆當面怒斥的感受那麼切身。只要每天的工作能獲得老闆肯定,保住飯碗還是比較重要的。科學理論太遙遠了,宇宙等等的大問題,就讓科學家傷腦筋去吧,對平凡人來說,解開盤據心頭的鬱卒才是正事。
心情鬱悶時,聽聽江蕙的歌,讓她流水般的唱腔與完美的音質在車上迴旋,或者跟著哼唱聊慰一天的煩憂就是最大享受了,這是全台灣的人大都熟悉的美好聲音。感覺上,史蒂芬‧霍金的理論還沒有江蕙的歌聲「實用」呢!
然而細細想來,看起來完全不相干的兩個世界的人,其實有著許多共通點:他們都有天賦,但也都年少遇挫且愈挫愈勇,霍金的病讓他逐漸的不能控制肌肉,只能坐輪椅,甚至喪失說話能力,但他的靈魂與智慧超越了身體,遨遊在無邊的宇宙,完成了不朽的著作,已被公認為尚在世上的最偉大科學家之一;而江蕙為幫助家計從小就到處走唱的故事,已是家喻戶曉,幾十年來她的歌聲深入人心,在不同時候穿透各個階層,已然成為療愈系的最佳音聲。
兩人的領域與成就也許不能相提並論,但是聽著〈惜別的海岸〉,讀著霍金的《時間簡史》,卻一點也不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