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一向被認為難讀,一方面是義理甚深,另一方面是因由梵文或巴利文翻譯成中文,加上古人的用語與現今頗有差異,層層轉折,使得閱讀起來往往須要花費比較大的心思,對照不同的語言、語譯,才能把握經典的意涵。不過,如果先留意佛經中有趣的故事,或許可以抵銷一點抗拒的心理,再慢慢進入經典所要教導的道理。
《雜阿含經》裡記載了許多的故事,就很適合當初入門者閱讀,今舉二則:
〈1152經〉提到有個少年人賓耆迦沒來由地怒罵佛陀,佛陀就問他:「如果你拿東西給親朋好友吃時,他們不要,你會怎樣?」賓耆迦說:「那食物就還我。」佛陀說:「那你罵我的我也都不要,全部都還給你。」賓耆迦似是賴皮地接著說:「那這個不算,罵你的話給了就是給了。」然而,當他這麼一說完,立時知道自己前後矛盾,當下就悔過了。
〈1153經〉記載的婆羅豆婆遮更為過分,他看到佛陀經過,狂亂胡罵了一陣,甚至對佛陀叫囂說:「瞿曇伏耶!」用現代的口語說,就是「你怕我了吧?」佛陀聽他這麼說,完全不為所動,還對他說:「如果你因此而得意,只會更想要怒罵我;如果我因此而屈服於你,恐怕往後做任何事都會心有餘悸。因此,我們都既不該斥責對方,也不該畏懼對方。」栩栩如生的畫面,就這麼從文字中浮現出來。
足以稱為經典而傳世不朽,其中的道理,主要還是從日常生活中挖掘出來的,如果與生活斷隔了,大概聊備一格之後,對於生命就不太具備什麼用處。
閱讀佛經可以逐步由淺入深,或許直接就能從平凡日子中體悟出深刻的意蘊來,如同佛陀教導正在爭執的人們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