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大學上周和聯合國層級組織「國際水稻研究所(IRRI)」簽署合作備忘錄,這是台灣首次正式參與國際水稻研究。
來台簽署的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羅伯特‧茲葛勒博士提出警告,全球暖化將重創水稻產量,米價還有突然爆漲的可能,而受害最深的是窮人。
他指出,泰國稻米的國際定價在去年十二月是每公噸三百六十二美元,此後一路飆漲,到今年五月已連翻三倍,衝破一千美元關卡,即使六月時亞洲米進場紓緩了米價上揚,但今年七月價格依舊是去年底的二倍,稻米短缺問題惡化,主要是稻米出國越南和印度頒發出口禁令,迫使稻米進口國搶購囤積,讓米價飆高火上加油。
茲葛勒表示,短期內應該看不到米價跌回歷史低點的可能,更讓人憂心的是,在沒有高庫存量的緩衝下,米價還有突然爆漲的可能,而要穩定米價的唯一可行辦法是,推動第二次「綠色革命」,提高現有耕地的單位稻米產量。
台大校長李嗣涔表示,全球百分之五十以上人口以稻米為主食,但近年來因全球氣候變遷及油價高漲問題,造成過去一年國際稻米價格上漲了百分之七十,有三十一個國家人陷入糧食危機。針對能源危機與糧食危機並存時,李嗣涔提醒政府,「發展生質能源不能與糧食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