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島交通總費用在2000~3000元之間的國民旅遊行程,最近大行其道,甚至搭著「海角七號」電影的便車,吸引許多民眾投入客運旅遊行列。
一連串經濟不景氣、股票慘跌、金融風暴....,使國內專辦頂級遊輪行程的金科旅行社不支倒閉,相對的,環島交通總費用在2000~3000元之間的國民旅遊行程,最近卻大行其道,甚至搭著「海角七號」及「練習曲」等電影的便車,吸引許多民眾投入客運旅遊行列。
客運達人陳信誠(右),和國光客運業務總監馮保羅(中),全力推動客運旅遊的1111全球旅遊網協理黃少風(左),在600萬豪華客運車前合影留念。
1111全球旅遊網協理黃少風指出,在荷包緊縮的今天,如何能夠「花小錢,玩個夠」,以平價的開銷,玩出屬於個人的奢華享受,成了網路上熱情探討的「學問」。不少「客運達人」,紛紛交換心得和資訊,分享自己如何在有限預算下,完成環島的夢想,讓客運旅遊成為一種獨特的旅行風格。
最緊的預算 最大的遊趣
事實上,國內很早就有一群善用大眾交通工具遊台的同好,他們以最緊縮的預算,創造最大的玩樂價值,不論上山下海,全靠由專人駕駛的國道及鄉野客運接駁,甚至不惜搭夜車節省住宿費,自備食物在車上野餐,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環島觀光」的壯舉。 (圖/戴保頓提供)
本職是奇美醫院總務主任的「客運達人」陳信誠,從小就愛搭公車、火車、客運車,更經常善用客運轉車到各景點一遊,還曾帶著就讀六年級、四年級的兩個孩子,搶搭即將停駛的路線,或利用周休二日從台南經台中直上梨山度周末,並在旅遊途中結交多位客運旅遊同好。
陳信誠說,客運旅遊最迷人之處,就是這種交通工具,一點也無法要求快速和直接,卻能讓人在有限的路線中,安排出無限的可能,整個過程和價值,必須靠自己細細去品味。
客運線密布 無處不可達
事實上,目前全台各地合計共有152家客運,行駛數千條縱橫交錯的路線,涵蓋密度之高,遠超越其他交通工具。舉例而言,飛機到不了的日月潭、墾丁、梨山、太平山、阿里山、北部濱海公路珥珥等風景區,客運車皆可一線抵達。
而新型客運的大片觀景窗,比起休旅車更壯觀,視野更佳。陳信誠說,搭乘其他交通工具,未必能清楚知道行進的狀況,搭客運車不但看得到駕駛,還可以聽他們分享各種有趣的經歷。「早年,司機先生超有人情味,某次我去遊南橫,還曾跟著司機去他朋友家的果園採李子呢。」
此外,由於全台客運車,有不少是24小時發車,行程安排可以很隨性,遊客想起早出發,或打算半夜出發,都可以依自己的方便和喜好進行。此外,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的好處就是一人也能成行,不必跟團或吆三喝四,甚至可以很瘋狂的挑戰「不可能的任務」。
24小時環台 挑戰不可能
事實上,陳信誠最近就進行了一趟「24小時客運環台」的實驗,周六晚上11點從台南搭國光號出發前往高雄,然後從高雄搭國光號到台東成功(清晨5點半),從台東到花蓮(上午8點半),從花蓮轉搭花蓮客運上梨山(約中午1點半),再從梨山搭花蓮客運到宜蘭羅東(下午4點半),然後搭首都客運走雪燧到台北(6點半),最後再從台北搭國光號返回台南(晚上11點),前後正好24個小時多一點,而且總費用不超過1000元。
不過這種24小時環台遊,陳信誠並不推薦,原因是:「實在太累人了」,頂多可以偶一為之,而且比較適合年輕人,至於一般民眾,陳信誠鼓勵民眾規畫成三天兩夜遊,費用也可以稍微提升一點,花兩、三千元交通費,就能舒適遊全島了。
若是定點遊,陳信誠最推薦的是往梨山的客運,不論是從宜蘭上梨山,或是台中上梨山,景致同樣秀麗壯觀,撇開颱風天不適合成行外,一年四季皆有可觀處。陳信誠認為,每扇車窗就是一幅畫,光坐在車上看著窗外移動的景觀,就已經在享受旅行了
「當然,計畫也可能趕不上變化,像我曾遇過車子故障,或雨後坍方『此路不通』等狀況。不過換個角度想,這些意外更添增旅遊的趣味,簡單而不孤單,一點也不掃興!」唯一必須注意的是,進行客運遊前要先算好自己的生理時鐘,方便上下轉車之際如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