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屋子,就像一個夢。」在夢裡,波特萊爾帶領我們進入他的精神之屋。粉紅與淡藍的輕飄氣氛中,快樂猶如瞌睡,閃爍著暗紅玫瑰裡的藍光,使心靈和家具都沐浴在慵懶的馨香裡。「窗簾、花朵、天空和夕陽猶似純真的夢和未經分析的文學意象。」此時僅需足夠的光和優美的影,便使詩人的心靈浸潤在淺睡的思緒中。
這位十九世紀的巴黎作家,在這午睡的情潮裡,隔著雪白如瀑布的柔軟紗帳,凝視夢中女王閃耀如黑色星星的雙眸。在那迷人的光芒中感受到分分秒秒都消弭於幸福之中。這段神秘、寧靜與芬芳的時光,也曾流淌自十八世紀中國作家的創作靈泉。《紅樓夢》第二十六回,「寶玉信步走入,只見湘廉垂地,悄無人聲……一縷幽香從碧紗窗中暗暗透出……耳內忽聽得細細的長嘆了一聲道:『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寶玉聽了,不覺心內癢將起來。再看時,只見黛玉在床上伸懶腰。」
作家開啟讀者多重私密的感官體驗,隨他飛入恬靜的回憶深處,藉以說明個人的情思如何蔓延於文字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