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土地公事業大 真正有求必應

 |2008.10.10
1360觀看次
字級

【本報南投訊】國史館台灣文獻館針對全台的土地公廟進行田野調查,並蒐集民間各式各樣土地公,即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舉辦「台灣土地公信仰與傳奇」特展,民眾可以一次遍覽各風貌不同的土地公。

台灣文獻館館長謝嘉梁說,土地公是民間重要的信仰對象之一,且有各種不同的稱呼,包括「福德正神」、「后土」、「土地公伯」等,通稱為土地公。由於是相當受到尊崇的神明,且無處不有,早期的土地公都是就地取材雕刻,所以各地土地公像差異甚大,使用的材質包括岩石、泥雕、木材等,包括大小也不一,有些土地公旁邊,附設童子、土地婆或「虎爺」,相當多樣化。

根據文獻館的田野調查,土地公「人間事業繁忙」,要會辦刑案、借錢給信眾,乃至保佑考生、生育求子,真是有求必應。館方以圖文詳述全台特殊土地公廟,最大的在屏東縣車城鄉福安宮,最大尊金身在宜蘭縣五結鄉四結福德廟,借最多錢給信眾的「土地公銀行」在南投縣竹山鎮紫南宮,最小廟是在台南縣仁德鄉太子村,唯一雙胞胎土地公在基隆市暖暖區福德宮,唯一水中土地公廟位在桃園縣頭寮大池。

此外,台北縣中和市南山土地宮是「廟中有廟」,台北縣瑞芳鎮九份福山宮屬王爺級建築,基隆市中正區清福宮的土地公還會協助辦刑案,新竹市交通大學土地公廟是師生祈求學業進步的對象。有的土地公代表族群融合,有的身穿龍袍、戴宰相帽,各種特殊傳說多有宣揚善惡的作用,頗具教育功能。

「台灣土地公信仰與傳奇特展」以通俗方式,介紹土地公信仰的由來、演變及其職能的多元性,並藉由田野調查、專題研究、媒體報導等,介紹特殊的土地公廟、伯公祠或傳奇事件,除了進一步了解民間信仰土地公的真正精神及意義,也對全台土地公信仰的實際情況,有全面的認識。特展開放時間,每天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逢周一休館,歡迎民眾前來參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