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斗六訊】心臟病居台灣十大死因中的第三位,從國人心血管疾病盛行率更可看出,十五歲以上的國人,每十九人中就有一人有心臟病;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更是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有心臟病。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和台大雲林分院,昨天共同舉辦心臟日活動,設計六個關卡的闖關活動,幫民眾預測未來十年的心臟危險因子。
參加活動民眾,從第一關的性別、體重和身高、腰圍、測BMI值開始,到量血壓、血脂、血糖、是否抽菸,到第六關由護理人員依總和的分數,預測十年內發生心臟病的機率。
雲林分院副院長、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秘書長黃瑞仁說,包括「心力評量表」、身體質量指數,都可作為評估十年內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率,呼籲預防重於治療、矯正危險因子,配合良好的生活形態、均衡的營養、愉悅的心情,是防止心血管病的不二法門。
保健問與答
問:醫師,我最近常感到胸痛、呼吸困難,有時還會頭暈冒冷汗,不知是怎麼搞的?」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心臟內科主任林昭維答覆:可能是心臟有問題,需要檢查。一般來說,心臟病分為先天性、風濕性、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中老年人以高血壓及冠狀動脈心臟病較常見;另外,較常見的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臟衰竭、心律不整、心肌梗塞。
問:我平時都好好的,為何會突然有心絞痛、心臟血管阻塞的毛病?
林維昭答:如果高血壓毛病一直未注意,就可能出現心臟病。高血壓是可被改善的心臟病危險因子,血壓愈高,患心臟病機率愈高,透過積極治療,可減緩心臟血管硬化,也減少併發症發作。
問:我偶爾會忘了吃降血壓藥,事後「補吃」是否有效?
林維昭答:選擇一天吃一次的藥,比較不會忘記吃藥,且不要自行調整藥量,即使吃後感到不舒服,也不要自己停藥,先和醫師討論後再決定。不規則的吃藥或自行停藥引起的血壓變動,更容易造成潛在心血管事件危險。
問:同時有高血壓、心臟病、心絞痛等症狀,是否有合適的藥服用?
林維昭答:「長效鈣離子阻斷劑」可幫助舒張血管壁和平滑肌,使血管擴張,達到降低血壓效果,同時也可以增加心臟血液及供給氧氣,並預防心絞痛,但詳細用藥仍要和醫師溝通後決定。(李鋅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