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七五年安東尼奧.韋瓦第生於義大利威尼斯,父親是教堂裡的小提琴家,他自幼在父親的引導下學習音樂。
韋瓦第當時接受的音樂教育與宗教息息相關,以致他在十五歲就以入聖職最低年齡加入教會,繼而訓練成為神父。
自一七○三年,韋瓦第開始在威尼斯一家慈善機構「仁愛音樂院」任職樂長。「仁愛音樂院」專門收留被遺棄的孤女,韋瓦第自孤女中挑選有音樂興趣及天分的一群,組織樂團及合唱團。
韋瓦第為當時的各類節慶創作大量音樂,主要為清唱劇、康塔塔及歌唱曲。
除了作曲家身分、指揮及訓練樂團,韋瓦第也曾經擔任威尼斯一家劇院的經理,及在伯爵府中任職。
韋瓦第在作曲方面涉獵的形式廣泛,作品種類及數量繁多,無論是三重奏鳴曲、器樂獨奏奏鳴曲、協奏曲、合奏曲等曲式,他都交出令人滿意的成績。雖然他和其他義大利作曲家一樣熱衷創作當時盛行的歌劇,可是令他名垂千古的曲式是巴洛克協奏曲,至今仍然被公認為巴洛克協奏曲作曲家中的佼佼者。
其中最具權威性的作品《四季》,將回複曲式發揚光大。這部作品中的第一樂章運用的回複曲式,將主體基本相同的段落,讓樂團全體一起演奏與單人樂器獨奏形式反複交替出現,形成厚重及輕盈的雙重層次,將巴洛克式協奏曲引領至音色華麗的境界。
韋瓦第作品中著重活躍節奏,大多以快速熱情的方式呈現,旋律優美而強烈,牽動聽者的神經,配合華美的音色,成功突顯個人風格。他對巴洛克晚期時代的音樂潮流敏感,將當時各類主要創作形式加以整理,並且完整化,這也讓他作為古典主義的先驅這一身分受到肯定。
韋瓦第曾到阿姆斯特丹、羅馬、佛羅倫斯等地巡迴演出,享譽歐洲。
一七四一年,韋瓦第在維也納旅行途中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