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介紹三藏四門教義,繼續說明通教四門:
*通教有門
若說明一切世間、出世間的假、實,都是從無明分別中所生起的,無明本來就如夢幻般的不實,所生的一切現象,也是如幻如化。如幻雖然如夢幻般不實,而有如幻破除假相之觀照;雖如虛空,而如從虛空中生。故說:「諸法不生,而般若生。」(對現象諸法,不生一念造作之心,就能生起真正的般若智慧。)如是觀慧,能破除各種見惑、思惑,成就智慧,是名「有門觀」。
*通教空門
若說明世間假合的各種現象,其體性是如幻化般的不實;乃至解脫的涅槃境界,也是如幻、如化般的不實。世間不斷變化現象的幻化是容易了解的空;但清淨的涅槃,是很難了解它是空性的,因為「涅槃」也是從因緣而生,是無自性的;能觀的我、所觀的境,其性皆是空寂的。如此的空慧,能體悟見思惑的不實,了解虛妄中的無自性,即是與真理空慧相應,斷除煩惱、成就智慧,是名「空門觀」。
*通教亦空亦有門
若說明一切法如鏡中像一樣,看見了彷彿沒看見;雖然有鏡中的「見」,但虛幻不實的鏡中像,也彷彿是「不可見」。雖無實體,但有其相,雖有其相,但無實體。如是觀照的話,能破除世間諸法的見思惑,斷除煩惱、成就智慧,是名「亦空亦有門」。
*通教非有非空門
既然說明世間是幻化的,豈能有與無的分別,「有」不是真正的有,「無」也不是真正的無。如此觀者,能破除世間諸法的見思惑,斷除煩惱、成就智慧,是名為「非空非有門」。
三藏教行人是從實有的色質中,以分析的角度,斷除有無二見,令諸法皆空;如破除真實的柱子一般。而通教行人,是從虛妄不實的角度,來觀見諸法,既以體空觀來斷除有無二見;如見到鏡中柱子,知其體性非真實。故說是「非有非無」;雖然尚未入中道,但以體法觀來論破諸法。故,《大智度論》:「般若波羅蜜,譬如大火燄,四邊不可取。」此偈即是含「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之四門意。即是說:般若波羅蜜,如同大火燄,能燒毀此四門之見。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