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學衡】傳說中的聖獸--麒麟

杜承書 |2008.09.25
875觀看次
字級

位於北京北海公園的鐵影壁

麒麟,相傳為古代神祕聖獸;今日所見麒麟造像,或壯如獅,貌似虎,目光炯炯有神;也有形如龍,身有鱗,鬃毛似雲彩的形象,然而所謂麒麟,究竟為何物?

古人將麟鳳龜龍,合稱四靈,除了讚賞牠有靈性,更推崇牠具備仁德。劉向《說苑.辨物》指出麒麟性情溫和,出處合度而不害物,是有品格仁性的聖獸:「含仁懷義,音中律呂,行步中規,折旋中矩,擇土而踐,位平然後處,不群居,不旅行,紛兮其有質文也,幽閒則循循如也,動則有容儀。」《孟子.公孫丑上》更云:「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於百鳥。」把麒麟奉為走獸之王者,足見其形象尊貴。

麒麟二字,分指雌雄,皆以「鹿」為偏旁,可知其形體應與鹿相關,沈約《宋書.符瑞》綜合古籍記載說:「←身而牛尾,狼項而一角,黃色而馬足。」←似鹿但無角;可知古時候描述的麒麟,是←身、牛尾、狼頸、獨角、色黃而蹄如馬。

南朝帝陵所見麒麟塑像,形體如虎,昂首雄偉,體態健壯;趙宋之後,麒麟趨向龍形,北京北海公園的「鐵影壁」,為元代麒麟石像,其身有鱗,首似龍,尾如獅,與現今所言麒麟相仿。

明成祖永樂十二年,榜葛剌國(今孟加拉)進貢長頸鹿,當時所稱,音近「麒麟」;沈度為此作〈瑞應麒麟頌並序〉,國立故宮博物院亦藏有明人所繪麒麟圖,畫中麒麟更與長頸鹿相差無幾;箇中緣由,張之傑先生已有研究,可參閱〈永樂十二年榜葛剌貢麒麟之起因與影響〉、〈明代的麒麟——鄭和下西洋外一章〉。

時至今日,麒麟形貌已不全如古書記載;更非明人所以為的長頸鹿。麒麟猶如龍鳳,具有神聖及祥瑞之意,多見於臺灣廟宇及老街建築,如三峽清水祖師廟、大溪老街等,閒暇之餘,不妨至此遊覽,欣賞流傳千年的神祕聖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