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九八課綱」的問題,讓中研院院士許倬雲也對台灣歷史教育如鯁在喉,寫文章呼應余光中的搶救國文教育行動,呼籲教育部長鄭瑞城對中學生的文史教育「有所更張」。
許倬雲日前在媒體發表「歷史不能截斷,也不能分割」文中指出,余光中發起提醒中文教育不足,的確是台灣教育界應予深切注意的根本大事。
他說,中學階段的歷史課程,可能是一般公民一輩子僅有的學史機會。
他認為,目前高中歷史課程的內容及教課前後程序,不僅剝奪歷史教員的自主權,也使多元觀點不能共存,使學生失去思想的自由權。
最欠妥的是,在講授中國史與世界史之前,先講授台灣史。
許倬雲認為,如此安排,當然是為了強調本土的「主體性」,然而台灣史只有四百年,而台灣進入世界歷史,實與開闢大洋航道密不可分,也跟中國史中的明清史分不開。
他在文章中批評,高中歷史課本「是一個不講來龍去脈的安排,為了政治主張,強迫學生一頭栽入迷霧,其實對不起自家的子弟。」
許倬雲建議,歷史課本應該以中國與台灣史實為經,以世界史為緯,略古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