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台南市三級古蹟總趕宮昨天舉辦饒富古意的中秋搏餅活動,雖然雨勢不小,但民眾效法明鄭時期的官兵擲骰搏取月餅,都覺得非常有趣。
「媽媽,我丟這樣是不是可以拿半斤月餅?」中秋吃中餅,現代人都算「顆」或「粒」,但月餅論斤算可能很少見過,現場林姓小弟很高興搏得半斤月餅。
供奉倪王爺的總趕宮在昨天舉辦的搏餅活動,數百民眾冒雨參加,到廟內參拜後,依骰子點數可獲贈三兩到五斤不等重量的古式月餅,擲出一斤以上大餅,下午還可以再參加擲筊活動,禮品包括機車等,雖然雨勢很大,但仍有許多人排隊。
台南市文化協會理事長鄭道聰表示,這項活動相傳是一六六一年鄭成功率兵來台驅逐荷蘭人,當年中秋為了一解官兵思鄉之愁,而改良當時廈門地區船工閒暇擲骰娛樂,贏了可換取月餅的遊戲,流傳至今。
台南市文化局長許耿修說,總趕宮建於明鄭時期,供奉的倪聖公主管港埠事務,後世祭拜多祈求事業順利、出入平安,選在總趕宮舉辦明鄭時期流傳至今的活動,有不同意義。
他表示,總趕宮年久失修,募重修經費困難,去年開始舉辦中秋搏餅活動後,獲得認同,很快募集部分經費,在文建會協助下,目前已展開重修,明年底完成。
市長許添財昨天也到廟內與民眾同樂,他搏得半斤月餅,表示自己一向奉行「半斤哲學」,只拿一半、不要全部拿完,才能永續經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