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如何有效恢復肢障人士的運動功能,使他們能夠使用義肢完成各種動作,就如同一般人一樣,一直是醫學界研究的課題。最近,美國一家醫院在這方面有了突破性成果,為肢障人士帶來新的希望。
來自馬來西亞的克勞蒂亞.米契爾,在二○○四年一次車禍中失去了左臂,二年後雖裝上義肢,但由於米契爾的手臂是從肩部被切除的,神經系統受到損傷,無法控制義肢。
幸好,美國芝加哥復健醫院的醫生,利用「目的性神經支配」的外科新技術,先幫米切爾裝上一支機械手臂,再從米契爾的肩部取出部分神經組織,植入到胸部肌肉下面。當米契爾想活動義肢的時候,神經組織會接受大腦信號,使胸部肌肉運動,並產生微小電流,傳達到機械手臂內的電腦,進而驅使機械手臂運動。整個過程可以在瞬間完成。
米契爾現在已經可以用這種「仿生手臂」,完成折衣服等各種動作,甚至還可以自己打開酒瓶。她說,在依靠自己的意識完成第一個動作時,令她興奮地說不出話來。
但是,這種「仿生手臂」也有「副作用」。米契爾發現,如果胸前移植神經的地方,接觸到任何有溫度的物體,都會使她想起已經失去的左臂,並同樣產生冷或熱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