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小辭典》長安淪陷後--過場武戲的時空張力

朱嘉雯 |2008.09.12
541觀看次
字級

中國的傳奇劇種發展,到了明清之際,作家們對於排場的考究,往往比之前代更為細膩。特別是過場與正場的搭配,在兼顧劇情的推演下,體現了冷熱相濟的原則。戲曲家在常套間自由揮灑,既不失古法,又不為古法所拘。

通常正場描述主要人物與情節,故而排場上多以濃濃的抒情曲,表現男女主角多舛的命運。至於過場,則以武戲交代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例如:《燕子箋》第二十三齣〈兵囂〉,便以同一曲調的反覆疊唱,勾勒出兵荒馬亂的慘酷景象。

首先眾賊將領出場唱道:「咸陽烽火兼天動,鐵騎超騰猛。」隨後,一位老夫人領著小丫頭奔到前台哭訴:「驀然殺氣雷轟,雷轟。街廂燒得通紅,通紅。」話猶未了,大批難民蜂擁而至,慌亂地唱出:「奔騰萬馬呼風,呼風。居民逃竄西東,西東。」

而此時土匪窮追在後,他們凶神惡煞地依前腔續唱:「弓刀耀日如虹,如虹。羽林哪個當鋒,當鋒。神號鬼哭滿城中,金和寶,搶教空。」短短一齣過場武戲,捕捉了長安淪陷後,兵馬飛鞚的烽煙景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