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學衡》坐看雲起時與「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困境處理

林宜陵 |2008.09.04
2433觀看次
字級

王維在中國詩歌史上被尊為「詩佛」,詩中常具有深刻的佛學哲理,〈終南別業〉詩中所提的人生境界: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鄰叟,談笑無還期。」

《全唐詩》中稱此詩:「一作初至山中,一作入山寄城中故人。」只能確定在山中所悟出的哲理。王維由佛法中悟出面對困境的態度,在於遇到山窮水盡的人生困境時選擇「坐看」,正因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外在大環境的變化,眾人所造成的共業,常不是一己之力所能改變的。

如一切不是我們所能掌握與改變的,而又妄加改變,終至亂了心性,徒勞無功。不妨以「坐看」的無為來處理眼前的困境。自然一切在心中會雲淡風輕。所以王維對於自己面對風雲詭變的政局,及自己遭遇的困境,都以佛理去體悟與面對。在生命的旅途之中才能達到「勝事空自知」、「談笑無還期」的境界。

而陸游在〈遊山西村〉一詩中所說:「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是要在「山重水複疑無路」之後,繼續有為的尋找與努力,才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這樣的欣喜定義在「臘酒渾」、「足雞豚」、「簫鼓追」的豐衣足食之上,是一種積極有為的困境處理態度,最終在追尋的是物質上的滿足。

然而這樣的生活卻又迷失在自己的心靈需求之上,所以陸游說「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這樣的基本物質追求,又會在自己對於自我虛名的期許之中,以忙碌之名放棄,存在於心靈的困境之中輪迴。

陸游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常是我們處理困境的期勉之詞,也常是我們的座右銘,這也常使我們困在自我預設的目標之中,苦惱不已。如果可以悟出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放下」態度,或許許多的困境都是可以坐看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