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識》 地面上的植物「石油」

趙亞平 |2008.09.04
962觀看次
字級

除了甘蔗、玉米,地球上還有許多植物可以為我們提供大量綠色生物能的能源。

麻風樹:果實的含油率高達百分之五十至八十,經過改造麻風樹基因中的「碳鏈」,可生產出各類不宜黏性的工業用油。一般每畝可提煉五百公斤柴油。

桉葉油:世界上現有六百多種桉樹,含油率高的約有五十種。七份桉葉油、三份汽油的混合燃料可使普通小汽車的時速達到四十公里。

椰子油:椰油比其他燃油較黏稠且含有雜質及水分較高,需在發動機上裝預熱器和過濾器,使椰油進入發動機前降低油的黏性和雜質。

油楠:樹高三十餘米,心材部分能形成棕黃色的油狀液體,頗似柴油。一般長到十二至十五米高就能產「油」。一棵大樹每採集壹次,能得到「柴油」三公斤至四公斤。

在西班牙,用來火力發電的燃料從橄欖核、杏仁皮到葡萄核,應有盡有。

現在,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有三百多幢建築物使用的火電都來自橄欖核。西班牙是世界最大的橄欖產地,故而因地制宜,打起了利用以往被廢棄的橄欖核的主意,很有可能因此成為世界第一大橄欖核燃料產地。

一些國家還利用大豆、油菜籽榨出的油,以及廢棄食油、菜油、棕櫚油、椰油和麻風樹油等按一定比例摻入柴油,作為生物柴油。如,世界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馬來西亞就在利用棕櫚油生產生物柴油,大部分出口到歐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