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解開細菌感染發炎之謎

 |2008.09.04
685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院內感染是國內醫院最棘手的難題,也是住院病患最怕碰上的。成功大學醫學院生化暨分子生物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吳華林領導的研究團隊昨天發表,率先找到細菌感染後引起發炎反應、菌血症及死亡的機制,進而發展出預防及治療方法;最快四、五年後,可應用於預防及治療院內感染。

由於這是全球首度發現細菌感染後一連串反應的研究,備受矚目,研究論文已先刊登在國際頂尖的血液學權威期刊的網路版「血液」(Blood),紙本版「血液」雜誌則在近期內跟進。

吳華林表示,他的研究以凝血酶調節素為主體。這種原先被發現在血管內皮細胞表面的天然抗凝固物質,為細胞表面的一種醣蛋白,醫界只知道,它有助減少血栓導致心肌梗塞或腦中風的機率。

吳華林說,大腸桿菌、肺炎雙球菌及克雷白氏肺炎桿菌等革蘭氏陰性菌,向來是院內感染最主要的一群「兇手」,一旦住院病患不幸遭到感染,往往只能仰賴抗生素的治療,但長久使用抗生素又有抗藥性的問題,還養出無藥可治的超級病菌。

令人振奮的是,吳華林的團隊發現凝血酶調節素可以從一大堆醣分子中,辨識出細菌內毒素表面上的路易士Y醣分子,並與之結合形成一個大分子,再吸引體內免疫系統中的巨大吞噬細胞把它整個吞下肚。從而阻斷細菌感染後引起發炎反應、菌血症、乃至死亡等一連串作用,將院內感染控制下來。

吳華林樂觀認為,凝血酶調節素兼具預防及治療效果,他們曾讓小鼠感染革蘭氏陰性菌並引起發炎反應,接著再注射凝血酶調節素,結果發現這些實驗小鼠發炎反應明顯下降,肺部及腎臟獲得比較多的保護,且死亡率也降低百分之六十,在在顯示凝血酶調節素確有治療效果。如果快的話,四、五年後,凝血酶調節素就可運用到臨床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